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爱我中华 > 历史丰碑 >

辉煌的隋唐大运河: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6)

2009-05-22 12:0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第九点:今后河南、安徽古运河一线的公路建设应避开古运河的堤(如隋堤),避免建设性破坏,即要改变此地公路建设惯用的选线原则。 第十点:在实

第九点:今后河南、安徽古运河一线的公路建设应避开古运河的堤(如隋堤),避免建设性破坏,即要改变此地公路建设惯用的选线原则。

第十点:在实测基础上确定隋唐大运河的河廊控制带,立界桩,定保护带和缓冲带,在其中不搞建设,以利确保执行“申遗”的“完整性”原则。

第十一点:加大资金投入,纳入各级政府的预算中,将建假古董投资的一部分转到大运河的保护和实测上来,移过来就大有富余,不要坐等其他来源。

第十二点:沿隋唐大运河一带要逐步竖立醒目的文物重点保护标志,让它们成线、成行、成气候,有气魄,成为民族的骄傲。

第十三点:加大古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利用。这样做起码有两点好处:一是对古运河的勘测和保护大有参考价值,提供有力线索;二是对当地的文化建设大有益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考察中发现这方面的展示最为匮乏,说明对此问题普遍重视不够,这是不大应该的。类似亳州市华祖庵中表演的“五禽戏”那样的好宝贝实在是应该登上大雅之堂的。

总之,隋唐大运河“申遗”工作刚刚拉开序幕,目前的工作仅仅是开端,一切结论都应该在扎实工作的后面。走在前面的要继续带头,走在后面的要迎头赶上。

隋唐大运河,地下的辉煌,你的面纱是黄土,终有一天,一梦醒来,世上已过两千四百年,你醒了,带着伴你沉睡了24个世纪的数不尽的行头、家当和珍宝,宛如一座空前宏伟的历史、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大博物馆,迎着21世纪的曙光走来,消息传开,你的辉煌,已经变成可观可近的了,会让全世界的人惊讶得合不上嘴,继而一齐欢呼雀跃,并为之倾倒!

中国有两条巨龙,一条是盘踞在高山峻岭上的长城,一条是横跨五大水系的大运河,其中隋唐大运河有一半还埋在黄土中,这两条巨龙是世界级的人类伟大工程,是中华文明的伟大象征,是中华精神的代表,而且大运河比长城更为积极。我们今日歌颂你们,宣传你们,只是想善待你们,保护你们,而断断不想打扰你们,装扮你们,让你们不得安宁。不,不是这样。对隋唐大运河,也绝不会再整体挖掘出来,或者,再企图通水通航,我们只是想知道你究竟躲在哪里。

请告诉我们你的住址吧,我们会向你鞠躬,向你膜拜,向你诉说我们对你的爱。

(责任编辑:小乔)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