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的收藏,唐以前以官方收藏为主,宋代以后因是各姓氏自己修谱,则多由家族收藏为主。民国以来,才逐步发展到以政府的图书馆、档案馆收藏为主,民间各家族收藏为辅的格局。
中国家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数量可观,是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存世的1949年前编印的中国家谱原件主要收藏在国内,最多的上海,约15000余种(其中上海图书馆约12000种,近10万册),浙江、河北、吉林、安徽、湖南、广东等均超过千种,河南、四川、广西、湖北等省也有数百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藏谱2565种,涉及姓氏251个(据1992年《中国家谱目录》统计资料)。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上海图书馆成为世界上保存家谱最多的单位。还有大量的散落于民间。也有一些更远藏于海外,主要的集中于美国、日本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
据2004年12月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王西明等主编的《偃师姓氏源流》一书粗略统计:偃师市现有人口83万,姓氏531个,家谱或族谱就有数百种以上,仅郭姓注明有家谱的就有15家。照这样估算我们洛阳所辖县区638万人(2004年资料)各姓氏谱牒少说会有千种。这对研究洛阳的历史文化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资源。
(责任编辑:堇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