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入门 > 国学名人 >

李学勤:研究甲骨文的国学大家(3)

2009-05-27 18:0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战国文字研究兴起不久,从事的学者不多,虽然有较多可喜的成果,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还是不少。不难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有更多学人对此

战国文字研究兴起不久,从事的学者不多,虽然有较多可喜的成果,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还是不少。不难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有更多学人对此投入精力,将已有的知识综合起来,归纳出更多规律性的认识。

在六国文字的几系里,蓬文字的研究成果最多,这是因为楚文字出土材料非常丰富,特别是楚帛书、楚简,不但字多,且有上下文可寻,有些更能与传世文献对照,因而备受学者重视,现在已成为六国文字研究的前沿。另外,秦文字材料的发现也日渐繁多,尤其是最近西安相家巷秦封泥、龙山里约秦简的出土,数量之大出人意料,使大家对秦文字(战国时秦国和秦代的文字)的眼界一新,有关研究的扩也是可以预期的。

这里已经说到了简帛。简帛学同样是近年勃兴的一门学科,并且已经分划出研究简牍文书和研究简帛书籍这样两个分支。前可溯源到二十世纪初西陲简牍的发现,关系材料以汉晋更多,从而和先秦的工作联系较少;后者则多属战国到汉初,最引人注目的是荆门郭店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楚简,再有长沙马堆发现的汉墓帛书等等,吸引了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诸多方面的学者,正在形成研索讨论的热潮。

简帛书籍使我们目见古代著作的本来面目,其中不少佚书是连司马迁、刘向、刘歆也没有看到。一系列的发现,促使学者对长期以来对古书的看产生改变,不少久被怀疑否定的“伪书”得以昭雪,也有一些确凿的“伪书”进一步定论。还有不少重要典籍,其时代由此明确,重为学者放心使用。大家逐渐认识到,历史上若干方面,特别是学术史、思想史,已经有了重写的机会。

应该说,目前我们对这大量空前的发现尚来不及仔细估量、充分消化。太急于导出术思想史高度的结论,恐怕还失之过早。有必要避免一种新材料出现,就随以“一阵风”式研究的倾向还有不少已出土的简没有整理,没有发表,同时在不久的将来又会有新的材料出土,深入踏实的工作是当前最需要的。

以上讲的意见,限于我识力的狭陋,都不够成熟,确实是“只供参考”。

最后我还想说一下,我个人学习的,虽然主要是这些“”的学科,但我并不认为这些对于先秦历史文化研究已经够了。想真正揭示历史文化的真,除了“实”的研究,还必须有“虚”的指引,这便是理论。回顾上个世纪,先秦一段历史研究之昕以变革发展,最重要有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现代考古学的建立,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才使研究具有现代的特色。相信在世纪中,理论的不断创新将对先秦历史文化的研究起重大的促进作用。

请允许我把安徽教育那本自选集序言的最末一句话再写在这里:“重读这70篇小文,瑕疵满目,为之汗下。读者如尚以为可教,何幸如之!”

李学勤

于北京清华园荷清苑

【论著目录】

《殷虚文字缀合》、《殷代地理简论》、《中国青铜器的奥秘》、《东周与秦代文明 》、《古文字学初阶》、《马王堆汉墓帛书》、《睡虎地秦墓竹简》、《英国所藏甲骨集》、《中国美术全集·青铜器》、《李学勤集》、《新出青铜器研究》、《比较考古学随笔》、《周易经传溯源》、《走出疑古时代》、《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欧洲所藏中国青铜器遗珠》、《中国青铜器概说》、《殷墟甲骨分期研究》、《古文献从论》、《失落的文明》、《缀古集、《四海寻珍》、《李学勤学术文化随笔》、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博物馆所藏甲骨集》(与齐文心、艾兰合作)、《夏商周年代学札记》、《拥篲集》、《甲骨百年话沧桑》、《中国青铜器萃赏》、《张家山汉墓竹简》、《重写学术史》、《中国古史寻证》、《中国古代文明十讲》、《清路集》、《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青铜器与古代史》、《李学勤文集》、《李学勤早期文集》,另有学术论文500余篇。

(责任编辑:小乔)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