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听消融不了的。 8 岁的那年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因为在乡下的老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过年的习俗,在我们着来,那就是一种过年的乐趣和享受。 父亲说,行。 我说,我不要纸糊的。父亲就纳闷儿:不要纸糊的,要啥样的?我说要透亮的。其实,我是想要玻璃罩的那种。腊月二十那天,我去东山坡七的大军家,大军就拿出他的灯笼给我看,池的灯笼真漂亮:木质的底座上是玻璃拼制成的菱形灯罩,上边还隐约勾画了些细碎的小花。大军的父亲在供销社站柜台,年前进货时,就给大军从很远的县城买回了这盏漂亮的灯笼。 我知道,父亲是农民,没有钱去买这么高级的灯笼。但我还是想,父亲能给我做一个,只要能透出亮就行。 父亲说,行。 人约是年三十的早上,我醒得很早,正当我又将迷迷糊糊地睡去时,我突然被屋子里一阵声音吸引了,我努力地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沿不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正在里边打磨着。我又努力地睁了睁眼,等我适应了凌晨有些暗的光后,才发现父亲手里托着的是块冰,另一只手正打磨着这块冰,姿势很像是在洗碗。每打磨一阵,他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干手上的水,把双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我问:“爹,您干啥呢?” 父亲说:“醒了?大还早昵,再睡一会儿吧。” 我又问:“爹,您干啥呢?” 父亲就把脸扭了过来,有点儿尴尬地说:“爹四处找废玻璃,哪有合适的呢,后来爹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吧。这不,冰冻了一个晚上,冻得正好哩。”父亲笑了笑,说完,就又拿起了那块冰,洗碗似的打磨起来。 父亲正在用他的体温融化那块冰呢。 看着父亲又一次手放在脖子上取暖的时候,我说:“爹,来这儿暖和暖和吧。”随即,我撩起了自己的被子。 父亲一看我这样,就疾步过来,把我撩起的被子一把按下,又在我前胸后背把被子使劲儿掖了掖,并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冻着你。… … ” 末了 ,父亲又说:“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儿 吧。” 我胡乱地应了一声,把头往被子里一扎,一合眼,两颗豌豆大的泪珠就泅进棉絮里。你知道吗,刚才父亲给我掖被子的时候,他的手沁骨似的凉啊! 那一个春节,我提着父亲给我做的冰灯,和大军他们玩得很痛快。伙伴们都喜欢父亲做的冰灯。后来,没几天,它就化了,化成了一片水。 但那灯,却一直亮在我心里。温暖我一生。 编者:剔透的冰灯折射着父亲厚重晶莹的关怀,冷冷的冰灯闪烁着父亲温暖细腻的内心。虽然终有一天水灯会融化,但父亲那一片真挚的爱心却会长留你我心中。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