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定:鼓励用标有汉字名片
它们还规定,如果汉字达不到一定水平,就不能升职。五大经济团体发出企业录用新员工和员工升职应该增加汉字考试建议后,响应的大企业不断增多。连三星、现代汽车、现代重工、大宇综合机器等韩国主要大企业从2004年起都陆续引入了汉字考试。
韩国企业还积极展开鼓励使用标有汉字名片的“运动”。具体来说,很多韩国企业要求职员通过学习汉字,能理解对方名片上的相关信息。这对一个中断汉字教育达20多年的韩国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位企业界权威人士说“汉字是将东北亚三国带入同一文化圈的唯一交流手段,汉字水平也是确保韩国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学校汉语热
在韩国,政府已经规定中小学推行“1800个常用汉字必修教育”。
目前,韩国小学的汉字课已成为准必修科目,儿童学习汉字的热情最高涨。
走在韩国的大街小巷,汉字随处可见。地铁站的名字、书名、名片、广告牌、商标……用汉字写出的名字似乎增加了几分学识和典雅。
甚至连监狱也掀起了学习汉字风潮,那些成绩优秀的服刑者可被减少刑期。
华侨学校:人气水涨船高
目前,在韩国小学,汉字课已成为准必修科目。儿童学习汉字的热情最高涨。
韩国从2000年开始,开设全国性的“汉字检定能力考试”,想取得1级的话,至少需会写2000个、会读1500个汉字。2002年的“汉字能力考试”有40万人参加,一半是小学生。到2004年,同样的考试,参加人数飙升为104万,其中有71万名(68%)是小学以下的儿童。可见汉字热的源头是小学。
韩国共有华侨学校近20所,前些年部分学校一度因生源不足而面临停办危机。然而近两年来,随着汉语热在韩国的升温,越来越多的韩国学生要求进入华侨学校上学,华侨学校人气日渐高涨。
2003年,韩国某华侨小学当时还只有18名学生,都很难凑成一个班,就将1、2年级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上课,然而从去年开始,这里涌入了很多韩国学生。在该校学生中,父母双方或有一方是华侨的还不到10%~20%,而父母全都是韩国人的达80%~90%。在学生人数突然增长后,学校又新招聘教师,班级也按各年级重新分开。在韩国学生增多之后,教室的走廊上贴出了“用中文对话”的标语。
犯人学汉字:甚至还可获减刑
在韩国,甚至连监狱也掀起了学习汉字风潮,那些成绩优秀的服刑者可被减少刑期。
随着学汉字浪潮的高涨,与汉字有关的习题集、参考书销路大开。最近三四年,其销售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高中教学:汉语正在紧追日语
在韩国高中教学中,英语仍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外语。但第二外语学习中,汉语有紧追日语之势。
2004年,韩国教育部对全国3100多所高中进行调查,2002年至2004年三年选日语作第二外语的学校数分别是:1397、1599、1715所。而学习汉语的学校数分别是:351、523、631所。据报道,近两年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高中数目增加更快。而传统高人气第二外语语种——德语和法语变成了“非人气专业”。
2005年初,韩国最具影响力的《朝鲜日报》曾报道称,不少德、法语中学教师不得不半路出家,到中国进修,恶补汉语后,回到韩国改教汉语。
韩国高校:中文系深受欢迎
大学中文系的受欢迎程度近几年也不断增长。2005年底,韩国对113所四年制大学中语言学专业的15619名学生所学语种进行了调查。结果是,113所大学中,有88所大学(占77.8%)开设英语系,学生占36.5%。有45所大学(占39.8%)开设中文系或汉语系,学生占13%。而在上世纪70年代,偌大一个韩国,只有3所大学开设中文系。近年来,韩国最著名的首尔大学,其外国语学院中文系的招生人数、录取分数都超过该院的英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