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汉字在韩国日趋走俏,成为时尚和必修课(3)

2009-05-15 11:0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2005 年,中国共有外国留学生 11 万人,其中韩国留学生人数最多, 5 万多人,占 40% 。每年参加中国主办的“外国人汉语能力考试” (HSK) 的也以韩国人居多

2005年,中国共有外国留学生11万人,其中韩国留学生人数最多,5万多人,占40%。每年参加中国主办的“外国人汉语能力考试”(HSK)的也以韩国人居多,2005年全世界共有88000人参加考试,其中有55000(62%)是韩国考生。

韩国汉字复苏背后两大因素:中国实力与中韩交流

汉字在韩国的复兴早已引起一些学者重视。为此,我们采访了曾经在韩国生活过的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沈定昌教授和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的王生教授。

沈定昌教授认为,汉字在韩国复兴的深层原因,与中国实力的增强并无直接联系。

早在1446年,中国的实力也很强,但李氏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还是颁布了朝鲜半岛最早的表音文字“训民正音”,一心想拥有自己的文字。而汉字真正开始走下坡路,是朝鲜沦落为日本殖民地之后。

当然,中国实力的衰落或复苏,对汉字教育有一定的影响。汉字近年来在韩国复兴,其关键原因在于两国交流增强。作为中国近邻,随着两国交流越来越广泛,韩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自然越来越高涨。比如,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当中,韩国人是最多的。

王生教授认为,汉字在韩国复苏的趋势,当然与中国实力的增强有关。

建国后,韩国曾经一味追随美国。但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韩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这种趋势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汉语使用汉字自然有利于提升与中国交往的亲和力。

此外,汉字复兴也有历史的原因,汉字曾是韩国历史的承载体,由于不懂汉字,许多年轻人对韩国历史也缺乏了解,许多人甚至不知道高句丽王朝。其实,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割裂与历史,以及与周边国家的联系。比如日本,即使在非常强大的时期,也没有推行去汉字化运动。可以说,汉字复兴有其现实和历史的双重原因。

由于韩文曾经被视为民族主义的象征,汉字复兴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韩国对过去推行的民族主义政策的一种反思。韩国在历史上长期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在对待国家利益问题上一直很理性,自然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对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

背景知识:韩四大传统节日来自中国

因为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很早就传到朝鲜半岛。

辞旧迎新的春节

韩国人从新罗时代就开始过春节,但韩国称之为元旦。韩国过年时 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很多糯米打糕,分赠邻居和亲友。在韩国也和中国一样,有回家过年的风俗,韩国人称春节回家探亲为“归省”。

寄托期望的元宵节

韩国人将正月十五称为元夕节或上元节,也有人称元宵节,但并没有吃元宵的习惯。正月十五是新年伊始迎来的第一个月圆日,像中国人一样,韩国人过节是祈求一年的丰裕和平安。

美轮美奂的端午节

中国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而韩国则是男人摔跤,女人用菖浦叶洗头,还吃用艾叶做的像车轮一样的车轮饼——艾糕。因此,韩国又将端午节称为车轮节。

阖家团圆的中秋节

中秋节也是韩国、日本的传统节日。韩国人又称中秋节为“秋夕”或“感恩节”。“每逢佳节倍思亲”,韩国秉承了汉字文化圈的传统,中秋节成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全国放五天假。

越南与日本:重新“拥抱”汉字

在西汉末年,汉字开始传入越南。此后,越南人一直使用汉字,其历史也全部用汉字进行记载。即便在1945年最终停止使用之后,汉字在越南当代社会和民俗中仍占重要地位。

同样,汉字对于日本人来说并不陌生,日本人不仅喜欢读汉诗,还喜欢写汉字。

越南:民俗难消汉字

19世纪以前,越南一直使用汉字,越南上层社会把汉语文字视为高贵的语言文字。1945年以后,汉字才在越南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完全的拉丁化文字。越南知名学者范维义曾有这样的感叹:“自从以拼音文字取代汉字后,越南人似乎也自我筑起了一道将后人与先辈隔离开来的语言和文化的围墙。一些词汇如律、例、契约、判官等等,现在只在书本上才偶尔见到,现代的越南人大多数已很少能感受到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哲理和精神价值。”

即便如此,汉字在越南当代社会和民俗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迎亲车队、婚礼告示牌和婚宴大厅正面的墙上都贴着双“喜”字,它已经成为越南婚庆活动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志。越南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有神龛敬奉祖先与神灵,与祭祀有关的几乎都用汉字。

实行革新开放后,近年来越南新一轮“汉语热”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而且学习人数和汉语教学规模都空前扩大,汉语在越南已成为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外语。

日本:学汉语的人增多

汉字对于日本人来说并不陌生,日本人不仅喜欢读汉诗,还喜欢写汉字。

在日本历史上,汉字曾占据过重要的地位。由于日本战后采取轻视汉字的政策,日本现代年轻人对汉字确实越来越疏远,更多的汉字词汇和日语词汇正逐渐被英语音译的假名所代替。但汉字在日本人的生活中还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日本社会现在掀起了汉字学习热潮,以汉字猜谜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夺得高收视率,日本首相麻生频频读错汉字出洋相,舆论指其汉字实力不及艺人。

为推广汉字,日本设有专门的“汉字能力检定协会”,每年这个协会都要通过民众投票,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汉字。20081212日,“汉字能力检定协会”在京都清水寺宣布,“变”字被选为最能象征2008年世态的汉字。

2005年有240万人接受了汉字检定考试,2007年参加考试的人数提高到了270万。而且,这一数字还有上升之势。通过了汉字检定,不仅对考大学有利,对考高中也有一定的好处。在日本,将汉字能力当作录取依据的大学和高中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七月倾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