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让京剧真正叫好又叫座

2009-08-13 11:03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吴济海 郭嘉 邓圩
国事兴,京剧兴。京剧作为中国戏剧的代表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堪称民族艺术的瑰宝。然而,经过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短暂传统戏高潮后,京剧渐显“冷清”。如何让京剧国粹真正

国事兴,京剧兴。京剧作为中国戏剧的代表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堪称民族艺术的瑰宝。然而,经过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短暂传统戏高潮后,京剧渐显“冷清”。如何让京剧国粹真正叫好又叫座?一些全国政协委员认为,除了“变”的东西外,还有一些“不变”的东西需要我们坚守。只有真正面对社会、面对市场、面对观众,打造出真正的精品、经典,才是京剧长盛不衰的唯一出路。

【新闻回顾】

百名港澳学子   感受京剧国粹

参加“2009年港澳大学生内地文化实践活动”的近百名港澳大学生,近日来到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参观,了解一代大师梅兰芳,并在剧院观看京剧演出,亲身感受国粹艺术。

“‘四大名旦’为什么都是男的?”“净角是什么意思?”“梅兰芳演女的演得真好!”……港澳大学生们对京剧充满了好奇。

澳门理工学院的谭冠烽说,以前在学校听过关于梅兰芳先生的讲座,知道梅兰芳先生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京剧大师,“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不愿意为日本人演出,自己在家里练功。我觉得他很有民族气节”。

来自香港大学的方欣慈小时候和奶奶一起看过京剧,“那个时候看不太懂,但知道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因此想多了解一些,今天晚上能有机会来看京剧,我很高兴。”方欣慈说。

港澳大学生们在剧院观看了《卖水》、《海舟过关》、《游龙戏凤》三部京剧折子戏。学生们不时为舞台上的精彩演出喝彩,掌声阵阵。

来自香港岭南大学的丁焯敏以前没看过京剧。她说:“以前总觉得京剧很难听懂,所以没去看过,但今天的三部戏基本都听懂了,觉得很有意思。以后有机会,我会和家人、同学一起再去看,多了解我们的国粹。”

【委员观点】

京剧应努力塑造国家形象

一出好戏,不亚于一个美学和人生哲学大讲堂

【背 景】

一项民意调查表明,新老京剧“你认为哪类剧离你的生活和心灵最近”,填写现代京剧的几乎100%。“你认为新的时代国粹应重点发展哪些剧目”,填写当代京剧的占70%,填写传统京剧创新的27.4%。对京剧创作的满意度,对古典题材、近现代题材的新编历史剧满意度为63%,对反映当代生活题材的当代京剧创作满意度几乎为零。这些被调查者有一半以上是大学生。

“京剧要用传统艺术诠释时代精神。国粹的根本任务是努力塑造国家形象!”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邓敏委员说,传统京剧的定位主要在于欣赏和愉悦,现代京剧除以上功能外,更有激励和启迪作用。一出好戏,其效果毫不亚于一个美学和人生哲学大讲堂,不亚于一个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甚至不亚于一场党课。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