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品三国学做人:方圆并重,隐忍有道(二)(3)

2009-04-29 09:0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一个有“心机”的人,是方圆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人能承受大喜悦与大悲哀的突然发难。真

一个有“心机”的人,是方圆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人能承受大喜悦与大悲哀的突然发难。真正的“方 圆”人,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方圆”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 挫折与逆境的积蓄力量的沉默。

人生是一条蜿蜒崎岖的慢慢长路,在旅途中既有平淡无奇,也有波澜壮阔;既有春风徐来,也有失意落寞。所以,人生在世,做一个有“心机”的人,要熟谙“方”与“圆”。世界将属于真正的有心机的“方圆”之人!

在当今职场中,往往会看到一些八面玲珑,但心术不正的交际高手,由于缺少“方”之灵魂,最终他们会以失败告终。同时,往往也会看到许多做人从不弄虚作假,待 人非常真诚的职场人士,由于缺少“圆”之艺术,却往往心想事不成,也是很难获得成功。因此,要在职场中获得成功,做一个有“心机”之人,必须要内方外圆俱全,才能在职场中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做一个有“心机”之人,在待人接物要外方,处在动荡的时代,待人接物要内圆,处在国家衰败的年代,就要方圆并济使用;对待善良的人,就要用宽厚的态度对待,对待十恶不赦的人,就应当用严厉的态度来对待,对待平凡之人,态度应当是既宽又严、恩威并用。

做一个有“心机”的人,要学会方圆并济。为人不懂得“方”就会丧失原则,处世不善于“圆”就会四处碰壁,只有方圆并济才能取得成功。

从某方面上说,人生就是一个做人与做事的过程。做人做事要讲究方圆之道:做人要有原则和信念,才能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事要讲究技巧,才能事事在成。能方能圆,刚柔并济,是一种柔韧的智慧,是人性丛林中必须遵守的法则。做一个有“心机”的人,能够真正领悟并运用好这一处世良方,那么任何环境都不难适应,再复 杂的人际关系也不难面对和处理。做人不可没有丧失原则,内圆之人会被社会所不齿,被他人唾弃。这种人即使能够如愿意偿,最终还会有一个不好下场。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无德、失德、缺德之人也是嗤之以鼻、弃而远之的。仅仅只有外方还是远远不够的,并且还要懂“外圆”,讲灵活性、策略性、艺术性。否则会寸步难 行,事事碰壁。做一个有“心机”的人,做到方圆并济,才能事事所愿。

4.义气用事,有败无胜

为人处世,退让与得失,很多中国古人都有了议论,其理解也各不相同,列子曾在《天瑞》中写道:“若使很聪明的人计算利害,估量虚实,揣度人情,所得一半,所失也一半。若是不太聪明的人,不计算利害,不估量虚实,不揣度人情,所得一半,所失也有一半。计算与不计算,估量与不估量,揣度与不揣度,有什么不同?只有无所估量,才能无所不估量, 则完全成功而没有失败。”该退让时就要退一步,如不能忍一时之怒,反而意气用事,结果必然是有败无胜。

孔子曾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他教人忍小事,当然权衡轻重,以成就大计划,忍耐小事件为是。古今中外成功的从政者个个都是有“心机”之人,以“忍”字为传家宝,能忍者方能伺机待时,等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与对手抗争时方猛地反击,定能一战而胜。

著名诗人王安石说:“莫大的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人是充满感情的动物,情绪犹如潮起潮落,瞬息即变,如果能够自己善加克制,就可能转祸为福,否则往往会因一把怒火而危及自身。尤其是身在高位的人,如果该忍处不忍,后果不堪设想。

三国时期,孙权计夺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关羽死后,孙权将关羽的头颅献给了曹操,企图嫁祸曹操。曹操识破孙权诡计,以重礼安葬关羽。蜀中人知道后,都对孙权恨之入骨。

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和上将赵云的苦苦劝说,率水陆两军四万多人马,远征吴国。刘备深入吴境数百里,在夷道县包围了东吴先锋孙桓。东吴诸将纷纷要求主将陆逊派兵增援孙桓,陆逊认为孙恒能够守住夷道,一概拒绝;诸将又要求去迎击刘备,陆逊认为刘备连克吴军,士气正旺,吴军不宜出战,因此,也拒绝了诸将 的建议。

就这样,蜀军与吴军从公元222年的2月一直对峙到6月,吴军没有退后半步,蜀军也未能前进半步。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