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品三国学做人:方圆并重,隐忍有道(二)(4)

2009-04-29 09:0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时值盛夏,烈日当空,蜀军水兵在船上难奈酷热,只得离船上岸,在夷陵一带依沟傍溪扎下营寨,躲避酷暑。陆逊见刘备的军营绵延百里,且都在树林茂密

时值盛夏,烈日当空,蜀军水兵在船上难奈酷热,只得离船上岸,在夷陵一带依沟傍溪扎下营寨,躲避酷暑。陆逊见刘备的军营绵延百里,且都在树林茂密的地方,于是制定了火攻破 蜀的计划。他命令水路士兵用船舰装载裹有硫磺、硝石等引火物的茅草运到指定地点;又命令陆路士兵数千人拿着茅草到指定地点去放火。这一天傍晚,蜀军相连的数十座军营自东向西北连续起火,蜀军毫无防备,乱作一团,几十座军营全被烧毁,陆逊乘机掩杀,蜀兵死伤无数。

刘备在众将的拼死保护下好不容易逃到夷陵马鞍山(湖北宜昌西北),陆逊随后追至,将马鞍山团团围住,又在山下四周放起火来。刘备束手无策,只好连夜逃离马鞍山,杀开一条血路,向西逃命。吴军紧追不舍,蜀将傅彤身负重伤仍拼死搏杀,刘备这才幸免一死。

刘备因怒出兵,大败而归,蜀国元气大伤。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又气又悔,不久就一病而死。

在这里,刘备不能以“忍”来克制自己。为给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言,执意要远征东吴,当时刘备报仇心切,带着满心怒火上战场,对手是陆逊等人,刘备即使有再多的勇虎猛将也会大败而归。做一个有“心机”之人,就要引以为戒。

刘备进攻东吴兵败,落了个损兵折将的结果,悔恨交加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得起病来。起初,病势还比较轻,过了不久,病愈来愈重,他就决定请诸葛亮到永安(东 征的大本营)。诸葛亮接到刘备的诏书后,叫益州治中从事杨洪在小心辅助太子刘禅的同时,要特别注意汉嘉那一头,不可马虎。在一系列的军机大事安排妥当后, 诸葛亮就和尚书令李严一起去永安了。

刘备本来想,见到诸葛亮后要隐藏内心的痛苦,不让别人看出,但是悔恨交加的泪水仍不断地从他的双颊流下。他一面流着眼泪,一面对诸葛亮说:“我不听从丞相的话,执意去东征,在虢亭被打败了,兵将损失过半,现在后悔也晚了。”说到这里,他注视诸葛亮:“这段时间,我经常想起当年我们在隆中初次见面的情形,现在还历历在目。想不到这次兵败,又患了重疾,我怕寿命不会久长,不能再跟丞相共事了。”说后,禁不住 恸哭流涕。

诸葛亮听了也难过得流下泪来,他安慰刘备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不要再去想它,以免再添烦恼和忧愁。请陛下好好安心休养,最要紧的是恢复圣体健康。”

但不久后,他的病更严重了。在临死之前,托诸葛亮帮助自己的儿子刘禅治理好天下,并且语重心长地说:“你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必定能够把国家治理好。要是嗣子可辅,你就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治国的才能,就请你自己在西蜀称王。”诸葛亮听了,汗流遍体,手足无措,泣拜于地说:“臣怎么敢不鞠躬尽瘁?我情愿拿死 来报答陛下。”说罢,叩头流血,涂了一地。刘备注视着诸葛亮,又是感激又是难过。接着,就吩咐李严代写遗诏,留给太子。遗诏上写道:

我刚开始得病,只是下痢,后来又加了其他的病症,就越来越严重,怕不能治愈。一个人活到50岁,已不算短命,我已经60多了,还有什么可恨的呢?我只是放心不下你们几个弟兄。你们必须自己勉励自己。凡是坏事,别认为小就可以做;好事,别认为小就可以不做!只有德行好,别人才会信服你。你父亲德行不是很好,不能立 个榜样。你跟丞相共事,要像伺候你父亲那样伺候他。你和你兄弟们必须努力向上,要切记切记!

虽然刘备在过世前把太子托付给诸葛亮,甚至还说 出在太子不才的情况下,允许他“在西蜀称王”,但是,无论刘备胸怀多么宽广,多么依赖诸葛亮,也不可能有把王位让给丞相的雅量!毕竟,当时太子刘禅已经17岁了,而且还有刘承和刘理两个儿子,是不可能把自己辛苦打的天下拱手让给臣子的。他在说让诸葛亮自为主子时,其实是暗示他以后不要夺权。所以,诸葛亮 泪落涕零,发誓要一辈子帮助刘禅治理国家,尽他全部精力去工作、奋斗,直至死亡。他在《前出师表》中所写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也表现出了他 的忠心耿耿。

诸葛亮可以说是文武全才,也深知“知足,不失为幸福、快乐之本”的人生真谛,所以,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辅助刘 备。刘备死后,他不仅没有凭借刘备的言语趁机称帝,而且还“竭股肱之力”辅助后主刘禅。后来,东吴和曹魏都想趁着刘备归天的机会向蜀汉进攻,诸葛亮带兵顽 强抵抗,结果累垮了身体,死在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的军营中,当时只有54岁。他一直到死,都在为国家的事务操劳,却从没有过霸权的私心。所以,为后 世所称颂!他活着的时候,一直受到刘备和后主刘禅的尊敬、信赖和爱戴,他死后,其言行都流传下来,其智慧和品德成了后人学习的榜样。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他 权欲太大,不懂得功成身退、见好就收,那就毁了一世的英明。

对于一个有“心机”之人来说,在成功时要懂得见好就收,这是避免祸殃的明智之举,如果成功后还不知足,那就会遭人之忌,甚至遭人之害了。懂得功成身退,韬晦有度,才是保全自身的最佳良策。

每个人都会遇到受屈辱之时,那些强的人则宁死不屈,那些弱的人则忍辱偷生、韬光养晦以等日后东山再起。不可唱高调、须知世事艰难岂是三言两语可以化解的,伏首做事,慢慢的去解决才是上策。对于好唱高调之人,纸上谈兵耳,只可听不可用,或可用不可长用。

万事不可意气,莽撞并不是勇敢、轻动并不是果断,凡事需先度德量力,权衡弊害方能决定行动。保住了小尊严事小,而树立大敌事大,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祸害无穷。外圆内方,兹是惟大。

忍是一种等待,为图大业等待时机成熟,忍之有道。这种忍,并不是懦弱,忍气吞声、含泪度日,而是一种高明的谋略,是为人处世中最佳之策。

忍 是为了全,以全为本,方能求平和,求名利,求进退。忍一样也要有技巧,没有技巧之忍为“拙”。忍成就了很多人,不能忍也使人错过了很多很多。时势造英雄, 乱世出枭雄。聪明者善据时势,需要屈时就屈,需要伸时就伸,能屈则屈,能伸则伸。屈于当屈之时,是智慧;伸于可伸之机,也是智慧。有低谷,有峰巅,一起一 伏,犬牙交错,波浪行进,这才构成完满丰富的人生。

清儒张培仁的《妙香室丛话》里有一段说:忍之一字,天下之通宝也。如与人相辩是非,这其 间著个忍字,省了多少口舌。如与美人同眠,这其间著个忍字,养了多少精神。……凡世间种种有为,才起念头,便惺然着忍,如马欲逸,应手加鞭,则省事多矣。但忍中有真丹,又是和之一字。以和运忍,如刀割水无伤。

忍并不是逆来顺受,甘心屈服于命运之神的诱惑与调遣。生活的沧桑使生命的深渊埋下难言的隐痛,忍却可以使人相信,隐痛必将消失,暴风雨过后的天空会更加明丽。

忍也不是消极颓废,在沉默中悄然降下信念的帆篷。颠沛的人生使人感到迷离恍惚,忍耐却把难熬的寂寞、艰辛强压在心底,不让它偷偷钻出来,漫开去,甚至倾斜心灵的天平。

忍是意志的磨练、爆发力的积蓄,是用无声的奋斗冲破罗网,用无形的烈焰融化坚冰。

忍就是锲而不舍地战胜困苦,忍就是更深刻地感悟人生,使自己更加坚强、更加自信!

做一个有“心机”之人,懂得小事以忍,才能成就大事业。忍是一种智慧,会忍的人功成名就,而不会忍的人却事事不顺。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