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论语》的生活智慧:人人需要献出一点爱(2)

2009-05-10 08:0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应该怎样评价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学说,我们是否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成分呢? 毛泽东曾经指出:“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应该怎样评价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学说,我们是否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成分呢? 毛泽东曾经指出:“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为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统一的爱。”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阶级社会里,博爱的确不曾有过。爱 与恨互相联系,爱善的美的东西,不能同时又去爱恶的丑的东西,爱人民, 爱同胞,不能同时又去爱坏蛋,爱敌人。孔子的“泛爱众”,墨子的无差别 的爱,都有空想的成分。实际上儒墨的仁爱思想有明显的阶级性。墨子并不 主张废除贫贱富贵的差别,只是要求不相欺凌而已。孔子讲爱人,又讲维护 尊卑等级的礼。孟子讲民为贵,讲仁政,又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韩愈讲博爱,又讲“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如 此等等。这都说明,儒家倡导的仁爱学说,是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为前提的。 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官方大力提倡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不过,我们对儒家的仁爱思想还要进一步作全面的具体的分析。它除了为巩固封建统治制度服务以外,还有反对苛政暴政和协调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一些比较正直、开明的官吏和思想家,从仁爱、 仁政的思想出发,关心人民的疾苦,主张和实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惠政,反对 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暴政、苛政。有些人还做了许多造福人民的好事。这对 广大人民是有利的,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

仁爱学说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今天我们研究如何处 理人际关系时,应该认真总结这份宝贵的思想遗产,以便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人与人是同类。人类是社会性的有理性的群体。人际交往是“人类生命 表现的器官和人的生命的一种占有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 卷 125 页)人类为了向大自然索取生活资料,需要互相联系,互相协作。随着社会 的发展,人际交往成为人的精神和情感的需要,原来作为手段东西成了目的。

“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在他们那里不是空话,而是真情,并且从他们那由 于劳动而变得粗犷的容貌上向我们放射出人的高贵精神的光辉。”(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94 页)人际交往不仅是劳动、工作的需要, 也是精神情感的需要。人与人相互友爱的真情,表现人的本性和精神光辉。 在把握这种人的本性方面,儒家比道家更接近真理。人和禽兽不同。禽兽之 间是弱肉强食、互相残杀的关系,人则具有感情和理性。他们在生产、生活 中互相协作,在思想感情上互相友爱,互相交流,充满亲情和友情。如果人 与人之间没有情感,没有友爱,人就会丧失作为人的本性而沦为禽兽了。我 想应该从这个角度来把握仁爱学说的合理性。

在原始社会,人类结成了纯朴的亲善关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这种纯朴的亲善关系被破坏了。人们为了个人和阶级的利益互相仇视,互相倾轧。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人对人不是人,而是狼。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消除了剥削制度,为建立“人对人是人”的平等友 爱关系创造了条件。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过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斗 争,把友爱、同情等作为小资产阶级的温情主义加以批判,造成人际关系的 扭曲和冷漠。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人们又受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冲击, 道德价值观失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人增多了,只讲现实物质利益,不讲友爱、同情和关心帮助他人的现象也发生了。但友爱、同情等珍贵的情感 是人类的本性。人不能只有个人优越的物质生活,没有充满友爱的精神情感, 人不能生活在孤独的、冷漠的甚至紧张、仇视的人际关系中。因此人们又想起孔子“仁者爱人”的呼唤。“让世界充满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便是现代人对两千多年前孔子“仁者爱人”的积极回应。

今天,我们可以做到真正用爱人之心处理人际关系,我们“爱人”的范 围也远远超过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对人民,对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炎黄子 孙,对同情支持我们朋友,对那些过去干过坏事、现在改恶从善的人,我们 都不妨以爱心待之。当然,我们还不能实行无差别的统一的爱,不能爱坏人 和敌视反对我们的人。爱坏人、爱敌人和爱人民、爱朋友是相冲突的,二者 不可得兼。对敌人仁慈,就是对人民犯罪,这句话仍然是真理。

尊重人是爱人的前提。要承认人和人是平等的,不论富贵贫贱,尊卑长

幼,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尊严,要尊重别人的意志和人格尊严。人 当然要自爱自尊,但又不能过于自爱自尊。“人不自爱,则无所不为;过于自爱,则一无所为。”(吕坤《呻吟语》)过于自爱自尊,就不会去爱别人和尊重别人。

要同情和理解别人。以推己及人之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别人有了困 难和不幸的事情,我们能给予安慰和鼓励,就会使别人获得战胜困难和不幸 的精神力量。别人有了过失,我们要了解他的本意和产生过失的主客观原因, 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切实有益的建议。

要关心和帮助他人。爱人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有实际的行动。别人 有困难,要济人之难,扶人之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墨子说:“有力者 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下》)每 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就会使处于逆境的人 重新踏上人生的坦途,获得人生的幸福。

帮助别人要遵循“君子爱人以德”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 古训。爱人是有原则的,要成人之美,帮助别人上进,帮助别人实现美好的 愿望,成就有意义的事业,不能帮助别人去做危害社会和他人的坏事。

爱人,同情和关心帮助别人,是人类美好的感情和崇高的德性。它是无私的,爱是奉献,不是索取。这种无私奉献的爱,不会因奉献而减少,只会 因奉献而增加。因为“爱人者,夫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兼爱中》)。 每个人付出的爱,会得到加倍的回报。这种回报,不仅是别人的同情、关心 和帮助,还有精神情感上的满足和充实,以及充满友爱的世界和人际关系。 生活在这样社会环境中,人们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责任编辑:梦瑶)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