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天一阁藏明抄本《天圣令》,可以看出许多条文在唐令和宋令中发生了变化。例如,宋令将冠假(因举行冠礼而给予官员的休假)放在“右令不行”的附抄唐令部分。这表明,宋代已经取消了冠假。这种变化与冠礼实行的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冠礼作为成人之礼,是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仪礼.士冠礼》篇详细记载了士之子举行冠礼的详细仪节。《礼记.冠义》则解说了冠礼的含义:“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行冠礼者,将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要履践相应的德行。冠礼的举行,首先要通过占筮来选择一个吉日,然后由将冠者之父提前通知亲友来参加,并再次通过占筮来决定一个主持加冠的“正宾”,还要邀请一位协助正宾的“赞者”。古礼,加冠要在庙进行,以示郑重。冠礼的主要过程,是由正宾依次将淄布冠、皮弁、爵弁等三种冠加于将冠者。这三种冠由卑到尊,暗示冠者的德性与日俱增,即“三加弥尊,加有成也”。
周制即有冠礼,有“文王年十二而冠”之说。汉代对冠礼非常重视。汉惠帝四年三月甲子,行冠礼,“赦天下”。景帝时,“皇太子冠,赐民为父后者爵一级”。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春正月丁亥“加元服”(即冠礼),不仅普赐诸侯王至于吏民金帛、牛酒、民爵,还“令天下酺五日”(《汉书.惠帝纪》、《景帝纪》、《昭帝纪》)。东汉章帝还亲自参加其卫尉马防之子马巨的冠礼(《后汉书.马援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