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的总汇,是因为它处在百川的下游,百川千万里也会自动流入大海,大海不争而成为百川之王。对于青少年来说,培养宽容之心就是培养海纳百川的胸怀。
汉语词典对宽容的注解是“对人宽大,不计较或不追究。”这通俗易懂,平淡无奇的辞条,却有多少胸怀大志的英雄豪杰毕生追求难得要领,多少孤芳自赏者潜心琢磨仍与其无缘,多少悟其精髓者大得裨益。宽容之于人,可助提高人格魅力,促进身心健康,推动事业发展;宽容之于团体,可以增进团结,加深友谊,提高凝聚力,创造和谐、温馨的氛围;宽容之于国,可塑造雍容的形象,有利于求大同存小异,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兼容并蓄,永葆发展活力,使国家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就要容人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在用其做人治学历程告诉人们,人的认知过程其实是穷其一生,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远正确,你判断别人言行正确与否的标准,其实就是站在你自己角度评价的结果。毛泽东同志曾教导我们:“一个人不怕犯错误,就怕知错不改,改正了就是好同志。”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历史,特别是为民族生死存亡促成的第二次国共和作,从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敌人,一下成为一致对外的盟友;全国解放后,许多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昨日刀枪相见的死对头,被请进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这是何等的高风亮节!实践证明,这些人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事实上,人犯错误的过程,就是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过程,如果对人对事求全责备,对有过错者抱有成见,你会失去很多朋友,成为孤家寡人。
宽容,就要容人之短,容人之长。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好多时候,人对自己尚且不满意,要求别人时时、事事尽如人意实属异想天开,自寻烦恼,对人对己有百害无一利。黛玉多愁善感,整日愁肠百结,许多不开心都是怨天尤人,都是鸡毛蒜皮的言差语错,都是其心小不容人,终至别人与其交往小心翼翼,情浓自闭,二十四岁花样年华香消玉陨。郑灵公因大臣子公持不同政见欲羞辱之,而子公又私自沾鳖汤品尝,灵公便扬言杀子公,反被子公诛杀。霍去病作为天才军事家,却不能完全领会刘彻的宏图大志,与关内侯李敢水火不容,图一时之快斩杀李敢,终被逐出京门,英年早逝。三国周俞何等潇洒倜傥,却仍难逃心胸狭隘的平庸,绞尽脑汁欲置诸葛亮于死地,结果留下“既生俞,何生亮”的难解之谜,出师未捷身先死。
宽容,就要容人之异。办事情,做决策,一定会有相反意见,这些意见虽然未必正确,但对补充、完善整个方案肯定有益无害,我们常说集思广益,就是讲要广泛吸收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反复论证,去伪存真,最大限度避除风险。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当记者问谁的贡献最大时,发言人说那些三峡工程的反对者功劳最大,并解释说是反对的声音使我们的方案更加完善。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学会集体决策,科学决策。如果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专横独断,对持不同意见者横眉冷对,疾言厉色,故意冷落,那只能说明自己无知、狭隘。“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成功之士应该虚怀若谷,善交诤友,懂得忠言逆耳,乐听不同意见。
宽容决不是没有原则,唯唯诺诺,圆滑世故,阳奉阴违,它有一定的极限,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就要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寸步不让。小平同志几经沉浮,处变不惊,实践了“一国两制”构想,这对一个毕生信仰共产主义,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人,需要何等宽大的胸怀呀!但就是他,在“一国”的底线上决不让步;就是他,在当年某临国侵蚀我边界时毅然决然地说:“我们要教训他一下。”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们不是一直在强调只要放弃“台独”,什么都可以谈吗!大自然多宽容,可当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突破极限时,不是同样对人类施一惩罚吗!
宽容,不只是人的美德,那是一种境界、一种品位、一种力量,是一种崇高的修养。让我们都学会宽容,共建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