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做自己命运的主人(2)
2010-02-05 11:06
一个降将无尺寸之功,却一下子成了汉王的心腹,刘邦的老部下纷纷不平。大将周勃和灌婴对刘邦说:陈平虽然仪表堂堂,却未必有真才实学。我们听说他
一个降将无尺寸之功,却一下子成了汉王的心腹,刘邦的老部下纷纷不平。大将周勃和灌婴对刘邦说:“陈平虽然仪表堂堂,却未必有真才实学。我们听说他在老家时与嫂子私通,品行不端;他因为没有得到魏王和楚王的重用,才来投奔汉王。您对他加官晋爵,他却不能忠于职守,利用职权之便,经常接受诸将的礼金。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请您好好考察一下。”
刘邦听了将信将疑,就把魏无知叫来,责备说:“陈平的品行这样坏,你为什么不说清楚,反而一味吹嘘他多么有才能呢?”
魏无知说:“我推荐的是陈平的才能,大王责备的是陈平的品行,这是两回事。如今楚汉相争,势不两立。失人者败,得人者兴,要想打败楚王,您就得重用像陈平这样的人才,以协助筹划良策。至于盗嫂受金之事,您又何必介意呢?”
刘邦听了魏无知的话,觉得也有道理,但心里还不踏实。又召见陈平,责问:“你先是追随魏王而不称心,后来投奔楚王私自离去,现在又同我一起共事,这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怀疑啊!”
陈平坦率地回答说:“我之所以离开魏王和楚王是有缘故的。前者固执己见,不纳忠言;后者志大才疏,任人唯亲。我听说您重视人才,纳贤任能,所以才来归附。我刚到汉营,身无分文,不得不接受诸将的礼金。如果您认为我的计策可取,就把我留下;如果你听信别人的闲话,不用我的计策,大家送给我的钱原封未动,请您收回我的官印,我就此告辞。”陈平的一番话,打消了刘邦的疑虑,他立即向陈平道歉,同时赐给他很多钱物,立即升任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和考察全军将领。从此以后,陈平作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不遗余力地为他出谋划策。
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同项羽在荥阳展开决战。项羽率领几十万大军不断攻击荥阳,使汉军在正面战场上陷入困境。这时,陈平向刘邦献计,利用项羽“意忌信谗”的弱点,施行离间计。刘邦觉得可行,便拨给陈平铜钱四万斤,收买楚军将领,离间项羽与诸将的关系。
陈平通过贿赂楚将和散布流言,说钟离昧等大将因为屡建大功而不能封王,想联合汉王歼灭项羽。项羽听到流言,便起了疑心,于是派使者到汉营探听虚实。刘邦早已设下圈套,让人先准备一桌丰盛宴席,当楚使一到,又故作惊诧地说:“我以为是亚父范曾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急忙叫人撤了,换上一桌很差的饭菜。
楚使回去一汇报,项羽果然怀疑范曾暗通刘邦。范曾建议速攻荥阳本来是一条妙计,项羽却拒不采纳。范曾看出项羽怀疑自己,便对项羽说:“天下大局已定,你自己好好干吧,让我留着这副老骨头回老家去吧!”于是,拂袖而去。项羽从而失去了足智多谋、屡建奇功的首席谋士。
刘邦读书不多,是个“大老粗”。他一度认为,真正有用的是马上征战的武将,而读书人往往是靠不住的。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十分讨厌儒生,甚至称其为腐儒、竖儒。但是,他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儒生,不仅丝毫不加歧视,而且尊敬、信任和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