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孔子谈“学”与“问”(2)

2010-02-24 14:25
来源:栖息谷 作者:马千里
尤其是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犯而不校。更是可圈可点的警句。我甚至觉得,可以根据管理者是否能做到犯而不校作为衡量管理者的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准。人

  
  尤其是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犯而不校。”更是可圈可点的警句。我甚至觉得,可以根据管理者是否能做到“犯而不校”作为衡量管理者的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准。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不管这个人是普通工人还是总经理。通常,当一个人被上司批评的时候,即使上司的批评是错误的,也往往比较容易忍耐。可是一旦反过来,如果一个总经理或者部门经理被下属或普通工人批评错了,那么总经理或部门经理往往会加倍地反驳训斥批评错了的部下。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一个管理者只有真正做到“犯而不校”,才能真正激发起部下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真正搞好管理。因为管理者通常来说都应该在各方面、最起码也应该在某一方面比部下水平高,因此部下在上司面前说错话做错事而冒犯上司,是可以预期的,作为上司理当有这个思想准备和宽阔的胸怀去谅解他们,然后指导培养他们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免除后顾之忧,使他们不会因为怕说错话受到上司的批评而放弃在工作中的创新和努力的积极性。
  
  管理者的最高境界,不是处处显示自己多么能干,而是要努力让部下变得更能干。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