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学说的启示(2)
2010-03-03 15:47
企业的规章制度,要不折不扣的执行,不论是谁,在企业规章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不能超越于制度之上。一家世界著名大公司的总经理早晨上班时由
企业的规章制度,要不折不扣的执行,不论是谁,在企业规章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不能超越于制度之上。一家世界著名大公司的总经理早晨上班时由于忘记带胸卡,在公司门口照样被门卫拦住要求其出示证件。后来有人问那个门卫“你不知道他是我们的总经理吗?”那个门卫说:“我知道他是我们的总经理,可我们的职责就是检查出入人员的证件,任何人都不能例外。”世界一流公司在遵守规章制度方面就是严格,也正是因为他们能始终严格地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才铸就了其世界一流公司的品质。
“复礼”还有在企业里面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坚持文明、坚持礼仪。在公司里面,领导与下属之间,老板与员工之间要保持基本的礼仪。有些领导在下属犯错误时对其大呼大叫,甚至把以前不相干的东西也夹杂其中,这必会极大的打击下属员工的积极性。即使在事情平息之后,下属也会对这件事情心存芥蒂;其他员工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会明哲保身,对公司不关自己的事情不发一言,高高挂起。长此以往,公司就会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也就丧失了发展的动力。
其三,孝悌为本。
孔门弟子有若说的好:“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里的“孝”指子女对父母的亲情,“悌”指弟弟对兄长的亲情。在孔子看来,孝为百行之本,是实现人道之仁的心理感情基础。
孝悌的本质是热爱、忠诚的态度。在企业管理里面我们可以把“孝悌”灵活的理解为对企业的忠诚、对事业的坚贞。一个人如果对所从事的事业没有热情,是不可能取得事业的成功的。现在许多有名的大公司在刚成立的时候都是倍受争议的,比如搜狐网站、阿里巴巴网站、吉利汽车,甚至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日本索尼公司等等,这些企业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好多都是因为其领导人的坚持,因为他们把从事这个事业当作是自己必生的追求。
皇明太阳能集团总经理黄鸣因其对太阳能产业的痴情而被人称为“疯子”。为了保证热水器的质量,他曾经被员工拿刀来砍;为了使主管部门修改有关规定支持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在磨了大半天结果仍没结果后,他忍不住拍案而起,并威胁说:“我带着几万人到你头头那里吃饭去。”为了讨论技术,他与请来的专家开会开到2点多还人家不许吃饭,还说:“吃饭可以,我们有馒头,有快餐,咱们就现场吃。”回顾半生,黄鸣这样总结自己:我最好的品质不过“热爱”两字,而我惟一的追求只是爱“热”,爱太阳能热水器。正是这种“疯子”精神造就了黄鸣的成功,2006年5月,他被请上联合国讲台,各国政要台下聆听他的授课;国际能源界给他“太阳王”的称号,以他名字命名的“皇明”品牌价值早已超过50亿。
其四,杀身成仁。
孔子认为,一个徒具人的形骸和自然生命的人,只是一个自在的人,而不是理想的人。人生的最高价值或终极意义在于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理想,此即“成仁”。为了仁,有时需要付出重大的牺牲,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成仁在一定意义上比生命还重要,它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和庄严的伦理义务。达到此种境地,实践了此种义务,那样才能真正感到做人的神圣于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