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把握人生的每个阶段(2)

2010-03-12 10:31
来源:中庸处世智慧 作者:何者明
六十耳顺什么?已入花甲之年,什么事情都听得进去,对什么事情都通情达理。六十而耳顺,是说再经过知道天命而作为的10年,从而使自己所听到的一
 
六十耳顺什么?已入花甲之年,什么事情都听得进去,对什么事情都通情达理。“六十而耳顺”,是说再经过知道天命而作为的10年,从而使自己所听到的一切都觉得顺当了。人们往往听到的是怨言牢骚,所以耳朵常常不顺当。但当你明白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时候,即使是听了刺耳的声音也无能为力,生气只是徒增烦恼而已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执着什么了,耳朵也就顺了。但现在有个“59岁现象”,即有的人在退休前,贪污受贿,坏了自己的名声,甚至因此而暮年在监狱中度过。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人在为人处世上,得坚守住自己,有权者不能堕落,有钱者不能挥霍,有名者不可倚老卖老;无权无势者不能牢骚满腹……快进入人生的晚季,心理一定要保持平衡,要多一些淡泊,少一点世俗。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人到七十古来稀,世上的规矩,完全融入自己的心中,这是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了崇高的境界。在耳顺而不生气,看淡了人间的一切,顺应了自然的规律行事的10年之后,人也成了自然的了。凡所行事言语,如同自然中的春夏秋冬一样,无善无恶,无人无我;没有规矩,也没有无规矩;自由自在,无不合乎规矩。这才是孔子或者说儒家所真正追求的人生境界。合乎规矩不是目的,而自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目的。老人在交际中要自然放松,不能再计较什么了,该玩该乐,不要顾及太多,但也要保留晚节,不能自以老了,别人管不了、不敢管了而做出什么有损名声的事,给自己丢脸,给儿女丢脸。
 
孔子看到,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做人要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不能勉强行事。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