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在自然以及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往往含有“道”,就像老子从车毂、从房室、从制造陶器的模子里悟到惚惚恍恍的“道”一样,但是没有那种慧眼、慧心的人,怎么会悟通其中的“道”啊?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研究对象中惚惚恍恍的“道”?老子说得好极了。他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第21章)“孔”是大的意思,“孔德”就是大德之人;“容”就是容貌、举止;有大德的人啊,他的行动举止就只顺从“道”的。这样的人多厉害啊,他会摸索到正确的道,了解规律,潇潇洒洒地走在成功的道路上了,而且越是想要“大成功”,就越是需要培养自己的“大德”.这“德”是什么?就是人的高尚的人格、宽广的胸怀、不懈的探索精神、广博精深的学问、长期的刻苦历练,等等。大家想一想,中国人将“道德”两个字联起来,是多么有智慧!
你再看,《老子》一书为什么又取名为《道德经》?因为上半部分第1章是用“道”字开头,下半部分第38章一开头就讲“德”.不过也有趣事,帛书《老子》甲本、乙本都是“德”篇在前,而“道”篇在后。再说,如果我们从另一种角度演绎,那么你要成功你就去寻找“道”吧!你要成功就要去重视“德”的修养吧!你要成功,你就借鉴人家成功的经验、经典吧!你要成功就读《老子》这本书吧!这书就是总结了人类的智慧,让人们成功的经典。这不就是构成了其中的逻辑关系:道--德--经!这样说来,这三个字就特别有意思了,只是因为这本书难读懂,所以不太普及而已。
有朋友要问,那么“经”是什么意思?“经”是古代织布机上织布的直的经线,横的就叫纬线,织布的经线比纬线重要。吃饭与穿衣又是人生的两大要紧的大事情,因此“经线”被古人看重。再说那个“典”字,是个象形字,像竹简这些书籍放在几案上。一个是重要的“经”,一个是重要的“典”,后来就有了“经典”一词了,已用了几千年了,一直用到现在,你看中国的一字一词中间都有学问啊!而老子的书就是国际性的智慧经典《道德经》!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