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谈成功:有为与无为(2)
2010-03-16 10:42
那么他在有为中又有哪些智慧呢?我在电视里听到陈先生生前与记者的谈话,很感动。记者问他在数学上的成功之道,没有想到这位大数学家竟然是这样说
那么他在“有为”中又有哪些智慧呢?我在电视里听到陈先生生前与记者的谈话,很感动。记者问他在数学上的成功之道,没有想到这位大数学家竟然是这样说的:数学(几何)好玩,玩嘛!数学(几何)很美啊,很好玩!陈先生还用“炒木须肉”举例,说时间炒得长了,自然也就熟悉了!-我初听的时候先是一呆,这就是他的成功之道?然后再一想,恍然大悟,深为折服!《老子》就说过:“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第35章)大道出口好像淡淡的,其实这个成功之道是用不完的啊!比如他对数学是“玩”、“好玩”、“审美”的,那么这是一种多么好的学习、研究的心态与心理驱动力啊!这不就是古人说的,“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吗?这样一来,他不知道什么是“苦”了,一切是在好玩、游戏、寻找并欣赏美的状态下去学习科研。这看看很简单,但是你要“玩”一年二年容易,你要这样“玩”一辈子就不容易了!陈省身先生,他就是怀有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充满着乐趣、热情、好奇,游戏在自己的数学的桃花源中,最终走向了他辉煌的成功。可以想到,正因为他有这样的心态,所以陈先生既能“智者乐”,又能“仁者寿”,完成他极其美满的大人生了!
今天我们的家长、老师如果能够教会孩子、学生像陈先生那样“有为”与“无为”、那样地学习钻研,那该多好啊!大家都想要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成功,那么你千万要注意一点,就是要让他们爱好学习,愉快地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玩,好玩。这样一来,学习是一种游戏,是在审美地学习,你教育成功了。你看,这位大数学家的一个理念,就是这样的。这很深刻,因为是在玩、好玩,他就不觉得痛苦,不觉得是家长逼着我学,越学越有劲头。越有趣味。为什么孩子一进游戏机房、网吧就可以不吃饭,不回家?玩嘛,好玩!如果我们家长能引导孩子从那种玩过渡到正当学习上的玩,必定会成功,会大成功的!
再说,“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勉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此可以渗透到各个方面。比如长寿也是人生的一大成功,即从养生的角度看,也要“无为”,顺合生命发展的过程与规律。据说日本的铃木大拙有他独特的养生之道,践行了数十年如一日。在86岁时有弟子问他养生长寿之术,铃木淡然答谓:“据说我出母胎过早而身体弱小,大家都生怕我长不成。我并没有存心为了健康长寿而活。不过却有一点:我从不去想念过去,却只想到未来的计划,譬如读那本书,写这本书之类。”弟子再问更具体的强健法,铃木的回答很简易,说道:“疲累就睡,想睡就睡。”铃木的禅式坐睡相当有名,不论在任何派对或应酬,他能就地坐睡片刻,当场养精蓄锐一番。铃木自青年时代见性成道以来,养生有术,故80岁过后更能返老还童,日日活跃,讲学、旅游于各地。90岁过后铃木仍以日日读书、执笔、讲学为乐。在94岁那年居然还参加在檀岛举行的第四次东西哲学家会议,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论生命力的强韧旺盛还在上世纪钢琴圣手鲁宾斯坦之上。(参见傅伟勋《生命的学问》)在笔者看来,铃木“没有存心为了健康长寿而活”,“疲累就睡,想睡就睡”,这就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无为”的养生之法。据说他不仅把自己称为“大拙”,出自老子的“大巧若拙”,而且每每喜欢当下挥笔写上一个“无为”的“无”字,你看他对于老子的理念多么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