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说话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数千年来,中国人对于说话是琢磨得又深又透了,比如汉语关于“话”的词语就特别多:“真话”、“实话”、“好话”、“坏话”、“大话”、“空话”、“套话”、“谎话”、“脏话”、“屁话”等等。汉语中有关的谚语、成语也很多:“话里有话”、“实话实说”、“打小报告”、“酒入舌出”、“言多必失”、“多吃一口饭,少说一句话”、“病从口入,话从口出”、“话不投机,半句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等等,留下了无数的谆谆教导。老子是个大哲人,他也有许多智慧是与交往中的言说有关的,不妨解读一番,以飨今人。
老子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第62章),王弼本作:“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此文传写多有不同,学者多据《淮南子?人间训》、《道应训》的引文加以改正。“市”,本是指买卖,这里指取得。奚侗说:“‘市’当训‘取'.《国语?齐语》:’市践鬻贵。‘高注:’市,取也。‘”“此言美言可以取人尊敬”.吴澄有个注释说:“申言善人之宝,善人以道取重于人,嘉言可爱,如美物之可以鬻卖。卓行可宗,高出众人之上。”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美好的言语可取得别人尊重,美好的行为可以被人看重。
我们从人际交往来看,美好的言语,确实可以让人敬重。这就是“善人之宝”,善人的一个法宝。善人因为有道而被人看重,所以他说出来的“美言”、“嘉言”也使人可爱,也使人敬重。
我来讲个魏征的“美言可以市尊”的例子。魏征(580-643)是一个敢于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的人,他的“美言”不仅博得了当时人的尊重,而且也博得了一代代后人的敬重。
先来看他有什么“美言”.他写了一篇奏章,被称为《谏太宗十思疏》,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十思”的建议,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是今天读来还是那么有意义,启发人。这“十思”是:
一思,看到心爱的东西,“思知足以自戒”.
二思,要大兴土木等,“思知止以安人”.
三思,地位高有危险,“思谦冲而自牧”.
四思,害怕自满自封,“思江海下百川”.
五思,喜好玩乐,“思三驱以为度”.
六思,担心自己懈怠,“思慎始而敬终”.
七思,忧虑视听被闭塞,“思虚心以纳下”.
八思,害怕谗言邪恶,“思正身以黜恶”.
九思,赏恩别人,“思无因喜以谬赏”.
十思,惩罚别人,“思无以怒而滥刑”.
我想今人好好体味一番,必定从中也会汲取智慧,在人际交往中更上一个层次。这就是一种美言。魏征向唐太宗进谏还有一篇美文,叫《十渐不克终疏》。贞观十三年,魏征看到太宗近来颇好奢侈放纵,恐怕他不能坚持简约到底,就上了奏章。他向唐太宗指出有十个方面“渐不克终”,渐就是渐渐,克就是能够,也就是原来做得不错的,现在时间一长,渐渐不能坚持到底了,所以要提醒一下了。唐太宗这十个方面的“渐不克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