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道家的处世智慧:如何潇洒过一生(2)

2010-03-29 10:02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葛荣晋
老百姓有句俗话:有命挣钱,也得有命花钱。说得再明白不过。官做得越大欲望越大,结果纠缠在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的网络中不能自拔,趟的水越来越浑,
 
老百姓有句俗话:“有命挣钱,也得有命花钱。”说得再明白不过。官做得越大欲望越大,结果纠缠在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的网络中不能自拔,趟的水越来越浑,自己得到的越多,被各种势力利用牵制的程度越深,结果每天担心东窗事发寝食难安,最后还难免落得身败名裂一无所有的下场。其实,道家的“身重于物”和儒家的“为己之学”颇有些共通之处,公仪休爱吃鱼,做了国相后却坚决不收别人送的鱼,是为了自己能不犯错误稳稳当当地做官,这样才能心安理得吃一辈子鱼。说白了,人家是懂得啥都没有身家性命重要。
 
膨胀的物欲会让人欠下更多的债
 
《庄子·让王》篇是庄子后学阐述“身重于物”思想的代表作品。在这篇文章中,借用15个寓言,反复论证以生命为贵、以名位利禄为轻的人生哲学,指出:“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主张“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韩、魏两国互相争夺土地,魏国贤人子华子就对韩昭侯说:欲得天下,或废右手或废左手,你愿意吗?韩昭侯表示不愿意。子华子说:“甚善!有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由此可知,“身重于物”思想是多么正确啊!
 
在春秋战国的动乱时代,血与火的残酷现实严重地践踏了人的生命价值。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道家学派力倡“身重于物”的价值观,在名利权势背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唤起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一种惊世骇俗之论,是一种价值观念的转换。在这里,老子对人类初期文明弊病的揭露与剖析,是对人类初期文明负面作用的深刻反省。由物质文明而造成的争利之心和由道德文明而造成的争名之心,激起人们对财富、权力、贤名的强烈占有欲,驱使人们去争夺、盗窃、抢掠、杀害,以致出现了“重物轻身”的本末倒置现象。人们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而创造了物质文明,但是物质文明反过来又成为损害人、妨碍人进步发展的异己力量;人类为了追求美名,不惜扭曲自己的本性,损害自己的身体,以致牺牲生命。
 
庄子看到了人的生命远比那些附属于自己的东西珍贵。在科技和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生存竞争不仅严重损害了个人的自由发展,也使整个人类为其外在的物所主宰。人类逐渐地在物质的诱惑以及无止境地向大自然掠夺、索取物质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今天,生命物化已成为人类不可回避的问题,由此而衍生出来的生态问题、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直接危及到人类的生存、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在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提出的全球变暖的问题就是人类自己欠下的沉重债务。庄子这一“身重于物”的思想,冷静而理智地告诉人们,要抵制无限膨胀的物欲操纵,发现人自身生命的价值。科学技术不是满足人们无限欲望的工具,而是为人类造福,使全人类迈向进步、自由的阶梯。
 
面对选择要考虑后果和成本
 
道家所阐示的“身重于物”的人生哲理,在历史上有过深远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如果你想在人间“潇洒走一回”,就必须在人生观上由“物重于身”转变成“身重于物”的价值理念。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