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信仰之道(上)(4)
2010-03-10 10:45
如果你的企业是搞生产的,没有众生你还用得着生产吗?你为谁生产啊,除了为众生,你还为什么生产? 又比如: 你生产的产品,众生不需要,一点也不
如果你的企业是搞生产的,没有众生你还用得着生产吗?你为谁生产啊,除了为众生,你还为什么生产?
又比如:
你生产的产品,众生不需要,一点也不买,你的企业又怎样存在下去呢?你生产决策的时候,到底对众生了解多少,到底愿意为人民的生活承担多大的责任,到底想到过众生没有?如果你一点不了解众生,一点不想为推动众生的生活承担一点具体的责任,一点也没有想到过众生,那么,你办企业干什么?不是存心跟自己过不去吗?
你说你为市场生产,可是市场在哪里呢?难道就是一些营业厅里吗?营业场所不过是通往市场的渠道罢了。它通向哪里呢?通向众生。只有众生才是市场的真正主体,只有众生的切身的利益需要,才是市场价值实现的真正的交易之地。不为众生服务,那就等于说不要市场,不要市场,你又办企业干什么呢?想空耗人类共有的有限的资源吗?
记得有一些厂家,原来基础很好,产品一直旺销,这说明人民生活需要,说明这些企业是为人民服务的企业。人民肯定了它们。可惜后来,由于这些企业没有树立信仰,没有把“为众生造福”上升到信仰的地位来加以尊重、保护和固守。他们自己不尊重自己,竟然让出商标,让另外一些原本不相干的企业去使用自己的商标,从中收一点费,把眼光移到了钱上,又不去过问这些人生产出的东西质量怎样,对人们是否有利,简直忘记人民,忘记了“为众生服务”才是根本。结果怎样呢?以“联营”为名使用他们商标的那些企业,也是冲着“钱”运行的,结果,把整个牌子都给砸了。好好的一个商标,被不好的产品、不好的企业行为给砸了。
作为出让商标的企业,当时收到了一点钱,来得似乎容易了些,但很快也就有“大结局”了。什么样的结局呢?崩溃!他们这样做,自己堵死了原来为人民服务的路子,也就必然而然地堵死(窒息)了企业自身生存的路。
──大道,在“企业现象”领域,就是这样表现的。
我们说那些走了下策的企业是“丧德”,这话一点不过份,人人都听得懂,人人心里都明白;而“丧德”是“失道”的表现而已。先“失道”,而后“丧德”骨子里“失道”,表面上就“丧德”。
所以说,企业“无德”,也就是“无道”;企业“无道”,也必然“无德”。“道”是根本,“德”是发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逃不脱这些法则的。
最近报上有篇报道,谈的是外商出资2000万元购买一家企业的商标权,虽然这家企业也很需要资金,但终究没有出让。我理解,这家企业的着眼点就没有放在钱上,而是放在下决心自己为人民干实事上。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家企业就没有相信钱,而是相信为人民服务,相信亲自为人民服务是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