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道家智慧 >

人性本冉,人性本真(3)

2011-05-30 09:12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罗安宪
自由而自在是人之自然本性,在自然状态,人之本性获得了最充分的体现。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
自由而自在是人之自然本性,在自然状态,人之本性获得了最充分的体现。“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庄子·天地》)自然、自在是人之本性、常性,不尚贤、不使能,人人不求、不为仁、义、忠、信,而仁、义、忠、信自在其中。及至圣人降世,制礼作乐,标举仁义,以匡天下之形,以慰天下之心,人之自然本性遭到了破坏,本自完具之仁、义、忠、信,亦随之而荡然无存。制礼作乐,标举仁义之结果,只是激发、煽动了人的好知之心。好知之心既已点燃,人只知道逐于利,却不知道守于义。“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也;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庄子·骈拇》)圣人制礼作乐以匡天下之形,而礼乐作为一种规矩、标准,不仅是违反人性的作品,更是戕害人性的工具。所以,“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庄子·缮性》)“礼乐遍行”,“遍”者,偏也。郭象曰:“以一体之所履,一志之所乐,行之天下,则一方得而万方失也。”(《庄子注·缮性》)“蒙”者,蒙被也,感化也。“冒”者,覆盖也,强加之也。王先谦曰:“彼自正而蒙被我之德,是德与德相感,不以己之德强人而冒覆之也。若强天下而冒覆之,是以我正彼,则物之失其性者必多也。”(《庄子集解·缮性》)人之德性本自纯正而完足,而圣人制礼作乐,则力图以人为之礼法矫治人之性情,此必损失人之常然也。
 
人之德性,本自于道。因其本自于道,故人之德性天然纯正而完足。“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跂;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意仁义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忧也。”(《庄子·骈拇》)凡出于自然之性者,连趾者不谓之骈拇,多指者不谓之枝指。同于自然者,长者不以为有余,短者不以为不足。仁义本出于人之自然,儒士则恐人之不仁义,而以仁义为教条,束缚人之性,其舍本逐末,无忧而自忧者也。
 
在庄子看来,性之本真,即是虚、静、恬、淡、寂、漠、素、朴、纯、粹。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庄子·天道》)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
 
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庄子·刻意》)
 
虚与实对。实是心性之填实,即为外物所淤塞;虚则是心性之空灵。空则能动、能容、能游、而无忤逆。“无所于忤,虚之至也。”(《庄子·刻意》)静与动对。动即为外物所动,受外物所左右、所摆布;而静则不为外物所动,故能保守其自性、常性。庄子曰:“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庄子·天道》)“一而不变,静之至也。”(《庄子·刻意》)恬与躁对,恬即安然、泰然,亦即自若其状。庄子曰:“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庄子·在宥》)“不恬”,即失却了其本然。淡与艳对,淡即淡漠,即超然于物外。“不与物交,淡之至也。”(《庄子·刻意》)寂与喧对,寂即静悄悄,即孤零、安闲、自足。老子曰:“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老子》二十五章)漠与切对,漠即旷然,即空廓、冷淡而不关心,亦即不为外物所动。素与文对,素即不杂,不杂亦即本真。“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不杂则清”。(《庄子·刻意》)朴与饰对,朴即本有、本然,即不加装饰。如果说,素侧重于讲性之本真,那么,朴则侧重于讲性之本然。纯与杂对,纯即纯正、纯净。纯强调的是性之贞正。“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庄子·刻意》)粹是纯之极至,纯而又纯,即是粹。“无所于逆,粹之至也。”(《庄子·刻意》)虚静恬淡,寂漠无为,素朴纯粹,是天地之本,万物之本,也是天地万物之真、之正,当然也是人性之本、人性之真、人性之正。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