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什么意思呢?你看到水从山上流下来,一定向下流,但是你用手去泼水,可以高过额头。你把管子接上去,把水挡住,可以把水倒流上山,逆向而行,代表什么?用手泼水,用管子接水,叫做挡住水,这是什么?这是外在的形势。
有时候我们说形势比人强,因为外在的形势,会改变它自然的一种趋向,孟子说一个人去做不善的事,就像这种外在的形势造成的一样,很明显,如果让一个人自然发展,他就像水向下流,一定行善。
相反的,外面的形势很强的话呢,人就为恶了。所以孟子在别的地方提到一段话,我们可以配合来看,他说,一个时代,经济繁荣,年轻人就好吃懒做,相反的,如果经济很不好,农业收成很差,年轻人就很凶暴,叫做富岁子弟多赖,赖是赖皮的赖,代表好吃懒做。凶岁子弟多暴,粗暴,非常的凶狠,因为没钱他抢劫这些。
所以,我们要了解,孟子强调说,一个时代的经济环境好坏,对于年轻人会有直接的影响,这些都属于什么?外在的形势。所以,一个社会呢,政治上跟教育上都要设法造成一种,自然的正常的情况,让每一个年轻人,大人也一样,都要能够自然的去发展,这个时候人性向善,表现出来就好像水向下流一样。
孟子很喜欢讲比喻,他有三个比喻讲到人性,第一个水开始向下流,第二个火开始向上烧,第三个野兽开始奔向旷野,这三个比喻都是孟子用的,都不能忽略一个字,叫做向,火向上烧,水向下流,野兽奔向旷野,所以你让一个人自然而然去发展的时候,他就行善。
所以,你说你念书不能断章取义,像我们刚看这最后一段,人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你听到这句话,千万不要以为说,你看人无有不善,不是人性本善吗?不是,他讲比喻的用意,就希望让你知道,人性你无法直接观察,你只有用比喻来说,人没有不善的,就好像水没有不向下流的,请问下是水的向,还是水的性?水的性当然不是下,下是水的向,水向下流。
所以,我们今天呢,人向善走,人性向善。孟子用心的四端来说明,建构他的人性哲学。
(责任编辑: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