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智慧 > 儒学智慧 >

做人要有孝心(2)

2009-07-29 10:10
来源:一元一 作者:佚名
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孝道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11000多字的《增广贤文》中,关于孝悌的内容竟然多达200余字,足见孝悌在《增广贤文》中的分量。如

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孝道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11000多字的《增广贤文》中,关于孝悌的内容竟然多达200余字,足见孝悌在《增广贤文》中的分量。如:

孝当竭力,非徒养身。

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

早把甘旨勤奉养,夕阳光阴不多时。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谦恭待人,忠孝传家。

以孝律身,即出将入相,都做得妥妥亭亭;以忍御气,虽横祸非灾,也免脱千千万万。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则盛德日新;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则孝行自笃。

父老奔驰无孝子,要知贤母观儿衣。

爱日以承欢,莫待丁兰刻木祀;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

这些贤文都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孝道的重要意义。

胡适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便非常感慨地说:“我在30年前曾主张废止读经,经过30年以后,我又要提倡读经,尤其特别要提倡读《孝经》”。胡适先生这段话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孝行天下,为人之本

我国古人非常重视孝道,关于孝道的文章论著可谓汗牛充栋。春秋时期曾子撰写的著名《孝经》,影响非常深远,被列为传统启蒙读物之一,得以流传千古。《孝经》共18章,对孝道进行了综论分述,分别就孝道对帝王、诸侯、士大夫、庶人等各阶层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还就长辈在生和去世如何践行孝道进行了论述。

古人不仅在物质层面重视孝道,而且在精神层面重视孝道。比如父母亡故,朝廷官员都要带薪休假守孝三年,守孝期满一般官复原职,如不休假守孝反而会受到世人的指责;在选拔人才方面,也把孝道作为重要标准来考核,如汉代就有“举孝廉”的制度,即由地方官员推荐孝行出众的庶人做官,因此即使出身贫寒之家的子弟也有可能一跃成为朝廷官员,从而在舆论、制度、榜样、价值取向等方面引导人们尊重、践行孝道,可见其力度之大。因此,我国古代孝道之风历来强盛。“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传统美德。在元代,郭居敬辑录了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又为其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民间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责任编辑:文德)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