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字子房,出生于战国末年,约出生于公元前250年前后,具体出生时间不详,出生地相传位于当时韩国的城父,今河南省郏县李口乡张店村,也有专家认为他出生于韩国的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出生于父亲任职的相府之中。
张良出身贵族,家族五世相韩。在韩国为秦所灭后,他举倾家之财为韩报仇,亲自击杀秦始皇。在刺杀行动失败后,他不得不隐姓埋名,四处流亡。在秦末风云突起的战争中,他再次出山,辅佐刘邦击溃各路武装,使刘邦最终一统天下,建立起绵延四百余年的大汉王朝。刘邦感激之余,评价张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后世也因此称张良为“帝王之师”。
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拜将台的张良塑像。
以貌取人 失之子房
有学者推测,张良家族并非出自张姓始祖张挥,而是出自张挥的侄子帝喾,在张良之前,这个家族姓姬。学者们的理由是,张良家族属于韩国的公族,而韩国的国君与公族均为帝喾后人,与周天子同姓姬,因此,张良家族理应姓姬。
这个家族五世相韩:祖父开地连任韩国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朝相国,父亲平亦继任釐王、悼惠王(即桓惠王)二朝相国。
但是,很快,这个家族便风光不再。韩悼惠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50年),张良的父亲去世,张良家族随之没落。
据专家推测,在父亲去世之时,张良仍然只是一个幼童,年龄不足五岁。因为直到二十年后韩国为秦所灭之时,张良仍然只是一个年轻人,还没有成为韩国文能经邦、武能定国的重臣。
韩国灭亡后,作为韩国的公族,而且是五朝国相之后,血气方刚的张良背负起一个沉重的使命:灭秦复国。他变卖家产,寻求武士刺杀秦王,连弟弟死了都不愿破费厚葬。
张良为寻找刺杀秦始皇的机会苦等了十二年。幸运的是,他不但找到了一位武士,还找到了一个机会。他找到的武士力大无比,使用重一百二十斤的大铁椎作为武器。他找到的机会是秦始皇东巡,此时的秦始皇行走路线固定,而且护卫力量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