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王翦向秦昭王献计,由昭王修书一封,约平原君来函谷关赴宴。昭王依计而行,诱使平原君上钩,待平原君来时,借机扣留,将其押解至咸阳。再传讯邯郸,称不得魏齐,就不释放平原君。
当时赵国是赵孝成王在位,长平之战刚过,他正惊魂未定,哪里还敢再惹是非。便赶紧派兵围住平原君府,欲擒拿魏齐。魏齐抱头鼠窜,逃到魏信陵君那里。这时,一向以收留四方之士而闻名天下的信陵君居然都不敢留他。魏齐走投无路,拔剑自刎。赵孝成王得魏齐之首,星夜派人送往咸阳。范雎得到魏齐之首后,令 人将其漆成溺器,往里撒尿,说:“你当年叫门下宾客往我的脸上撒尿,我现在叫你在九泉之下天天含着我的尿。”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爆发在秦国和赵国之间,从公元前262年开始,历时三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秦国最终赢得了这样战争,赵军四十万将士皆投降,除幼小者240人被放还外,悉为秦将白起设诈坑杀,这场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之一。
此时的王翦正当壮年,担任军职不久,他使秦国未费一兵一卒而得魏齐之首,解了相国范雎多年的心头之恨,王翦从此获得“智勇将军”的美誉。
再来说王翦如何平定长安君之乱。秦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他死后,孝文王、庄襄王相继即位,这两位秦王在位时间都很短,公元前247年,秦王嬴政即位。转眼间,王翦已成为四朝重臣。八年后,嬴政发兵再度攻赵,其中派了一路人马,由其同父异母弟长安君成峤为主将,樊于期为副将。不料,长安君在樊于期的唆使下临阵倒戈,以吕不韦纳妾盗国为由,举兵反叛。
在这种情况下,嬴政派王翦前往平叛。此时的王翦早就从心理上摸透了长安君与樊于期的微妙差别,樊于期以知道所谓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而为嬴政所不容,所以他才会极力怂恿长安君反叛;而长安君年龄尚小,尽管有以正统血统取赢政而代之的想法,但毕竟性格还未成熟,因此,突破口就在左右摇摆的长安君身上。
王翦派一说客混进叛军,见到了长安君,递以王翦的亲笔信,信中先以强大的秦军与孤立无援的叛军之间力量的悬殊对比来震慑他,接着以秦王与他之间本来就是骨肉至亲的说辞来动之以情,最后说,只要你长安君悔过自新,我王翦就在秦王面前保你无事,否则就悔之晚矣。
王翦的一番绵里藏针的言辞,使长安君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不出两个回合的周折,长安君就归降了,叛乱顷刻平息。樊于期见大势已去,单枪匹马逃奔燕国。
但可惜的是,长安君后来并没有保住性命。以嬴政的暴虐,即使十个王翦来求,即使长安君是他的同父同母兄弟,他也不会放过这样的反叛之人。长安君死了,王翦却多了一份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