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赵国“军魂”廉颇:叱咤风云何其勇,负荆请罪何其壮(一)(2)

2009-07-13 16:1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听涛楚隐
据山西民间传说,廉颇投军之时,年仅十七岁,正逢赵国金戈铁马、风云变幻的铁血时代。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公元前307年实行“胡服骑射”,打破深深囿

据山西民间传说,廉颇投军之时,年仅十七岁,正逢赵国金戈铁马、风云变幻的铁血时代。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公元前307年实行“胡服骑射”,打破深深囿于“圣贤之道”的中原传统衣冠和战术制度,取效北方游牧族的军事战术优点,下令文武百官易胡服习骑射。胡服骑射使赵国一跃而成军事强国,迅速扭转了秦兵东进、胡马南下的被动挨打局面。此后,赵武灵王奉行“西阻强秦,东击北进” 的战略,赵国铁骑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灭中山,并林胡、楼烦,攻占云中、九原、雁门,扩地至阴山脚下。在北方筑长城,东起无穷之门,西至阴山高阙塞,赵国的疆域至此达到了全盛。

赵武灵王(?——前295),战国时期军事家和政治家,在位时进行移风易俗的“胡服骑射”军事改革,开创了中国古代战争由战车到骑战的崭新时代。

在这个赵人热血贲张的时代,年轻的廉颇身经百战,从一个普通的士兵逐步成长为一名英勇善战的骑兵军官。由于廉颇武艺高强,胆略过人,开始崭露头角,不几年就被任命为骑兵都尉。公元前298年,在灭楼烦之战中,廉颇奋勇争先,因功升为副将,逐渐引起了赵国整个军界的注意。

第二年,秦兵大举伐赵,与赵国大军在秦赵边境狭路相逢。在北方草原立下赫赫战功的此时跟随大将楼缓投入到了群雄逐鹿的中原战场,率三万北方精锐铁骑直插秦军身后。善于捕捉战机的廉颇瞄准机会,率三千精锐骑兵突然向秦军侧翼雷霆一击,秦军顿时阵脚大乱。赵军主力趁机从正面三路并进冲杀,楼缓驱大队骑兵从后夹击,打得彪悍的秦人溃不成军。

廉颇此役夺得头功,声威大振,自此成为赵国赫赫有名的青年骑将,并受到权臣公子成和李兑的赏识。在北方千里草原之上,廉颇跃马扬鞭,纵横驰骋,名将之路正式启航。

就在廉颇踌躇满志之时,公元前295年 “沙丘之乱”爆发,叛乱的安阳君公子章被杀,武灵王(时称主父)竟被困宫中至饿死。公子成和李兑奉公子何即位亲政,是为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堪称一代明君,他继承了赵武灵王的基业,广召天下有才之士,从谏如流,赏罚严明,先后任用李兑、乐毅和平原君为相,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赵奢、庞煖、李牧为将,对内整顿税收,使得“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对外以理折服强秦,在与强秦的较量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攻取齐魏两国土地,大拓赵疆。

赵惠文王唯才是举,用人不分贵贱,使得出身低贱的廉颇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并通过军功在公元前290年升为大将军。公元前287年,赵相国李兑倡苏秦合纵之谋,联合燕、韩、魏、齐联兵攻秦,迫使秦废除帝号,并迫使秦国将先前夺取的王公、符逾两地归还赵国。此役赵国主将名义上是相国李兑,实际上具体军事负责却是副将廉颇,这是他独当一面统兵作战的开始。

一代神武大将就此登上了战国争雄的大舞台,并叱咤风云四十余年。

(责任编辑:梦里春秋)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