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赵国“军魂”廉颇:叱咤风云何其勇,负荆请罪何其壮(五)

2009-07-13 16:4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听涛楚隐
廉颇一生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歼敌数十万,而未尝败绩。

(五)鄗代之战 重振虎威

经过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赵国元气大伤,不仅强秦屡次进犯,而且其他诸侯国也想趁火打劫,侵赵获利。

公元前251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出使赵国,侦探赵国虚实。回国后栗腹报告说:“赵国青壮年在长平均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尽是孤儿寡妇,平原君已死,廉颇也老了,若乘此良机攻赵必胜。”燕王喜贪利,不顾大夫将渠和昌国君乐闲(乐毅之子)的劝阻,拜栗腹为大将,用其谋大举攻赵。

栗腹兵分两路,令部将庆秦率军20万攻代,自率主力40万攻鄗。一时旌旗蔽野,杀气腾空,满望踏平赵土,大拓燕疆。

名将廉颇画像

赵孝成王招廉颇问计,廉颇分析燕军来势后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之长途跋涉,人马困乏,应该示弱诱敌,然后各个击破。于是令乐乘率军5万协助李牧坚守代郡,吸引攻代燕军不能南下援救,自率军20万迎击燕军主力于鄗。

廉颇兵至房子城,探知栗腹正在在加紧攻鄗城,于是就把精锐部队全部埋伏于铁山,仅以老弱列营。栗腹探知,更加忘乎所以:“我早就说嘛,赵国军队已经不堪一战”,于是只顾急攻鄗城。鄗城人知救兵已至,坚守难下。廉颇率大军进逼燕营,先出疲卒数千人挑战。栗腹亲自出阵,追逐赵军约六七里,忽然间伏兵四起,当先一员老将横刀立马,拦住去路。廉颇手段高强,只数合就生擒燕军主将栗腹。赵军同仇敌忾,个个奋勇冲杀,大败燕人;攻代燕军闻听攻鄗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大乱。乐乘、李牧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胜,俘庆秦。廉颇率军追击,进围燕都蓟(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只好割让5座城邑求和,赵军始解围退还。

鄗代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赵国取胜原因有:其一,长平之败后全国悲愤万分,兵法云:哀兵必胜;其二,长平之败后赵为防秦长驱直入,已经在最短时间内组织了另一支生力军且连日操练,战斗力颇强;其三,赵之将领指挥艺术娴熟,对付燕绰绰有余。廉颇此战利用燕军轻敌的心理,诱之以弱形,利用燕军的疲劳,则以逸待劳,最后各个击破。

战后,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假相国。廉颇任相国前后约六七年,多次击退入侵敌军,并伺机出击。前245年,带兵攻取了魏地繁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说明赵国国力又有恢复。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