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宋金重装武士的较量:身披重铠冲锋的敢死队

2009-07-23 14:5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宋金之战中,金军有一支被宋朝人称之为“铁浮图”的军队。

在宋金之战中,金军有一支被宋朝人称之为“铁浮图”的军队,在著名的顺昌之战中,金军就使用了“铁浮图”军队与守城的宋军作战,那么“铁浮图”究竟是一支什么军队呢?邓广铭先生在《有关“拐子马”的诸问题的考释》一文中指出了:“按实说来,铁浮图也只能是汉人给予的称呼,决非女真语。”确实如此,金军的“铁浮图”又称“铁浮屠”(当时宋朝的顺昌通判汪若海在送呈南宋王朝的《札子》中描述金军时称:“其所将攻城士卒好铁浮屠,又日铁塔兵”),“浮屠”的意思是佛家的塔,所谓的“铁浮屠”其实就是说士兵全身披重甲好象铁塔一样。(《宋史吴玠吴璘传》称:“金人有四长......四长曰骑兵,曰坚忍,曰重甲,曰弓矢。”)

从汪若海送呈南宋王朝的《札子》中描述金军“铁浮屠”“人进一步,移马子一步,示不反顾”,已经清楚的表明了这时的铁浮屠是步兵。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因为当时的金军正打算攻城,而攻城马匹无用武之地,只能够用步兵,金军的“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不单止在顺昌之战使用过,类似的步兵攻坚作战方式,在陕川战场上与宋朝将领吴玠、吴璘兄弟作战时也使用过。上述事实足以证明,顺昌之战所谓的“铁浮图”只是金军攻坚的步兵。

“铁浮图”这个形容重装步兵的词源自宋人并不是偶然的,事实上,宋朝也有类似类似“铁浮图”的军队。南宋比较重视步兵的铠甲,连宋帝都要亲自过问。据《宋史》记载:“绍兴四年,军器所言:'得旨,依御降式造甲。缘甲之式有四等,甲叶千八百二十五,表里磨锃。内披膊叶五百四,每叶重二钱六分;又甲身叶三百三十二,每叶重四钱七分;又腿裙鹘尾叶六百七十九,每叶重四钱五分;又兜鍪帘叶三百一十,每叶重二钱五分。并兜鍪一,杯子、眉子共一斤一两,皮线结头等重五斤十二两五钱有奇。每一甲重四十有九斤十二两。若甲叶一一依元领分两,如重轻差殊,即弃不用,虚费工材。乞以新式甲叶分两轻重通融,全装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诏勿过五十斤。”宋军重步兵披着数十斤重的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与金军相比,也许并不逊色。宋军步兵由于装备过重,有时甚至影响机动性。柘皋之战中,宋军大败金军,但刘锜的军队“以步兵甲重,不能奔驰,下令无所取。故无俘获焉。”(《续资治通鉴》之宋纪一百二十四)

宋军与金军不单止在重步兵的装备上相似,而且战术也相似。在顺昌之战中,金军的战术是以“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的“铁浮图”军居中,以号称“拐子马”的铁骑为左右翼夹击。其实类似的战术宋军也一样会使用,据《宋史吴玠吴璘传》记载: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