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明代杰出将领戚继光的传奇人生:戎马一生 南征北战(2)

2009-07-23 15:1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戚继光率军之初,同僚和敌人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一次,一支800余人的倭寇窜到浙江慈溪一带沿海,将数倍于自身兵力的明军打得大败。戚继光率军救援,

戚继光率军之初,同僚和敌人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一次,一支800余人的倭寇窜到浙江慈溪一带沿海,将数倍于自身兵力的明军打得大败。戚继光率军救援,他跳到一个高处,弯弓搭箭,一连三箭,把三路倭酋一一射倒。贼首束手就擒,敌人作鸟兽散,明朝将士连连称赞。鸳鸯阵是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独创的一种阵法,此阵法以十一人为一队,居首一人为队长,旁二人夹长盾,又次二从持狼筅,复次四从夹长矛、长枪,再次二人夹短兵。阵法可随机应变,变纵队为横队即称两仪阵,两仪阵又可变为三才阵。

戚继光虽然以三箭退敌,但他深感明军存在严重问题,整肃军纪、加强装备、提高战斗力才是致胜的关键。原先世袭的旗军战斗力太差,戚继光多次上书请求招募新军。他说:“现在的官军,平时不训练,行军不带粮,打仗时没有统一号令,驻扎时不会安营扎寨,这样的军队,绝不可能抵挡身经百战、有必死之心的倭寇!”在戚继光的一再坚持下,他终于被获准招募新兵。经过几个月的严密筛选和艰苦训练,他建立起一支以义乌农民和矿工为主的新军。戚继光还创造了“鸳鸯阵”战术,统一编组、统一口号、严肃军纪,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

戚继光对属下士兵要求极其严格。一次,有官员到前线视察军队,突然间大雨如注,其它官兵一阵骚乱,有的甚至离队避雨,只有戚继光的军队纹丝不动,军容整齐。戚继光对军队严格要求,自己同样以身作则。有一次,戚继光率军到浙江乐清,恰逢天降大雨。当地的士绅百姓邀他入室避雨,戚继光说:“士兵们都在外面淋雨,统帅怎么可以独自进屋避雨呢?”戚继光治军有方,培养了严明的军纪。他领导的这支军队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爱戴,被誉为“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戚继光率军在浙江台州迎击来犯之敌,救出上万名被俘百姓,打出了戚家军的威风。浙江倭寇被消灭后,戚继光又转向福建,成功地捣毁了倭寇的老巢。凶残的倭寇心惊胆寒,畏之如虎,他们称戚继光为“戚老虎”。

此后几年,戚家军驰骋海疆,所向无敌。嘉靖四十五年,在中国沿海横行200年的倭患终被肃清。

隆庆元年,刚刚平定“南倭”的戚继光奉命北上抵御“北虏”。他先被任命为京军神机营副将,后被任命为蓟镇总兵,负责从山海关到京师的军政事务。这一时期,戚继光做了两件大事:练兵、修长城。

戚继光在抗击倭寇时,已经摸索出一套练兵的成功经验,但在关系复杂、积弊尤重的京畿地区,推行这套经验却实属不易。戚继光认为,要建立一支勇敢善战的军队,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普通百姓训练成有纪律、听指挥、技艺精、战术强的士兵;二是把军人培养成卫国保民、爱卒恶敌、谙韬略、习武艺的良将;三是改善武器装备,充分发挥其威力和作用。

在戚继光任蓟镇总兵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明朝北部最强劲的敌人、蒙古贵族俺答汗就放弃了敌对态度,接受明王朝的封贡,并表示永远不再南下骚扰。戚继光知道,俺答汗放弃对抗愿意合作,原因之一就是蓟镇的强大军事压力。所以,他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军队的操练。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