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抗金大将袁崇焕:河山赖有英雄气 长使风光物色新(三)(3)

2009-07-29 11:4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关尘未收。 此首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关尘未收。

此首赠别诗,既表达出他对友人的关怀和深挚情感,同时也表明自己以身许国、矢志边关的豪迈胸襟。他明白地向好友倾吐肺腑之言:自己远离家乡亲人,数载戍边,其命运已同边关之安危紧紧地系在一起,自己镇守边关抵御强敌,只是为了江山社稷的安危和洗雪遭受异族入侵的耻辱,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更无所谓考虑个人的去留问题。万万没想到的是,这首慷慨豪迈的诗篇竟成为后来他被处以磔刑的“罪证”之一。

广宁战役后,袁崇焕自请督师在辽4年,辛苦经营,收复失地700里,初步稳住了辽东形势。尤其是“宁远大捷”后,后金闻袁崇焕之名也为之胆寒,边事暂且得以安宁。袁崇焕虽然取得如此重大战绩,无奈阉党专权,“建功受嫉,无功受禄”,兵部议叙宁锦之捷,有功者达六千余人,魏忠贤等内官以“筹边胜算”获首功,连魏忠贤从孙魏鹏翼年仅4岁,也被封为安平伯,“文武冒滥增秩赐荫者数百人”。辽东军民和袁崇焕浴血战斗换来的捷报,却成为阉党弹冠相庆,升官晋级的资本,而指挥这场殊死战役的辽东巡抚袁崇焕却因捷遭怨,居功不赏,还遭到宦官的勒索。边关拖欠官兵饷银已经两个多月,监军太监却要他准备财物孝敬阉党魏忠贤以祝寿辰,被他婉言拒绝了,但监军太监却怀恨不已。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七月,袁崇焕在内外猜忌、威逼之下,遂被迫引病辞职,上《乞休疏》以病由请辞回归故里。阉党旋即趁机矫旨“准其回籍调理”,遂将袁崇焕罢职回籍。七月,袁崇焕离辽还乡,沿大运河南回,沿途考察民风,游览胜迹,写下了《韩淮阴侯庙》、《夷门》、《上蔡县》、《太白楼》等诗篇,以诗言志,来表达自己对世事、对人生的深切感悟。

袁崇焕立了大功反而遭免职罢官,心情特别不好。据当地老人讲述,袁崇焕由桂林乘船下桂江回藤县途中,经过昭平县马峡时,驻足游览了杨文广炮台和将军庙。此时,将军庙虽然残旧,但往来商客祭祀尚有,而炮台仅余遗址,心中感慨。袁便在石壁上当场题了一首七律《过杨文广炮台有感》:

杨门代代出将才,将军平寇筑炮台。

故垒千重浪运空,似说当年功世盖。

本为忠勤能报主,马革裹尸殓遗骸。

岂知浮云遮蔽日,忍别边将北归来。

此诗前四句主要赞颂杨家世代为国建功立业的不朽功绩,后四句主要是抒发自己忠心报国的思想。此诗经过400多年风雨侵蚀,已经了元痕迹,但在民间仍广为流传。

八月,天启帝晏驾,遗诏以皇弟朱由检嗣皇帝位。朱由检立即登基亲政,改第二年为崇祯元年,史称崇祯皇帝——明思宗。十月,崇祯即位后亲定逆案,罢黜阉党,从此阉党声名狼藉,势力相对削弱。并着手除恶治乱,整饬朝纲,谪魏忠贤出京去守凤阳皇陵,不久即赐缢死。十一月,又大量起用被黜大臣,最先起用钱龙锡、李标、刘鸿训等,其后又起用成基命、韩(火广)、曹于汴等为大学士、尚书等要职,内阁一时为东林党人所领,故称“东林内阁”。随着阉党和东林党力量的消长,袁崇焕也被重新起用,被诏任为都察院右都御史、管兵部添注左侍郎事。经此革故鼎新,朝政为之一新。

(责任编辑:堇苓蒹葭)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