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齐桓公姜小白:谋划争夺于刀光剑影 春秋第一位霸主(二)

2009-08-04 16:1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尊王攘夷”的号召与实践过程中,桓公一次次地以霸主的身份会盟各诸侯国,假主命以号令中原。

二、弃一箭之仇,委军国大政

桓公虽然登上君主高位,但前景并不容人乐观。襄公留下来 的是一个烂摊子。《国语·齐语》中这样写道:“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毕、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维女是崇,九妃 六嫔,陈妾数百。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戎士冻馁,戎车待游车 之裂,戎士待陈妾之馀。优笑在前,贤材在后,是以国家不日引, 不月长,恐宗庙之不扫除,社稷之不血食。”真可谓齐桓公受命于 危难之际。为了使齐国走出荆山棘海,桓公作出的第一个决定是 任管仲为相。

任用管仲,在当时既非一件小事,亦非一件易事,因为横亘 在桓公面前的有三大障碍。其一,管仲虽为姬姓,然而家道中落,早已丧失了贵族身份。他本人不过是一普通“四民”中的商贾。在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时代,管仲低贱的出身框定了他的仕途。这 是制度障碍。其二,桓公姜姓,管仲姬姓。从大处看,姬姜固属 姻亲关系,然具体到桓管个体而言却无任何亲戚瓜葛。在“非我 族类,其心必异”观念占统治地位的古代社会,任用异姓的管仲诚为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传统心理障碍。其三,管仲作为纠的辅佐,是为桓公的政敌;又曾一箭射中桓公的带钩,差点要了他的命,是为桓公的仇敌。对身兼政敌加仇敌的管仲,非碎尸万段 不足以解其恨,怎谈得上任为宰相呢?这是桓公恩仇障碍。

然而管仲也有许多有利条件。其一,管仲有才,而且是匡世大才。当时鲁国的大谋士施伯这样评价管仲说:“管仲者,天下之 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 狄则狄得意于天下”(州、匡》)。其二,齐桓公欲作中兴之主,称 霸诸侯,非用管仲其才不可。对此,施伯看得很清楚:“管仲天下 之大圣也,……”返齐、天下皆乡之”(《大匡》)。鲍叔说得更明白: “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 (《齐世家》)。其三,鲍叔牙的力荐。鲍叔牙既是桓公的心腹重臣,又是管仲的知己好友,有这样一个特殊身份的人从中斡旋,事情 往往会发生戏剧性变化。其四,桓公其人,性急,且有远虑。这种性格对改变管仲的命运也是有利因素。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 果,改变了桓公诛杀管仲的初衷,坚定了他委之以重任的决心。于 是囚管仲于鲁,释管仲于堂阜,斋祓三浴,桓公亲迎之郊,厚礼 相待,任为宰相。旋即又赋三权,即贵为大夫,富有三归,亲如仲父。齐桓公在任用管仲一事上所表现出来的豁达大度与知人善任。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