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齐桓公姜小白:谋划争夺于刀光剑影 春秋第一位霸主(二)(2)

2009-08-04 16:1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无独有偶,堪与桓公弃一箭之仇,任管仲为相媲美的另一件事是,拔宁戚于喂牛之中。宁戚,卫国人,学识渊博,才华出众, 但不为卫国所用。他听说齐

无独有偶,堪与桓公弃一箭之仇,任管仲为相媲美的另一件事是,拔宁戚于喂牛之中。宁戚,卫国人,学识渊博,才华出众, 但不为卫国所用。他听说齐桓公有宏图大略,招贤纳士,重用人 才,便决定到齐国一展雄才。宁戚便以商人车夫的身份来到齐国, 夜宿齐城东门外。恰值桓公夜出会客,宁戚一只手给牛拌草,一 只手拍打着牛角唱道:“南山粲,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单布 短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康浪之水何时 粲,中有鲤鱼长尺半,敝布单衣裁至骭,清早饭牛薄夜半,黄犊 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出东门兮厉石斑,上有松柏青且 阑,粗布衣兮组缕,时不遇兮尧舜主,牛兮努力食细草,大臣在 尔侧,吾将与尔适齐国。”桓公奇之,载与俱归,任为大司田。管 仲死后,宁戚当了相国。

桓公还任用了鲍叔牙、隰朋、王子城父、高傒、陈敬仲等人, 从而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团。这是他成就霸业的重要保证。

三、标尊王攘夷,开霸主先河

齐桓公在以管仲为基干的集团辅佐下,厉行改革,富国强兵。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完成了称霸大业。

“尊王”在当时是一个很有用的政治口号。其短期目标是统于周室,周王无力,霸主受王命代行。而远程目标则是建立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因而这个口号既具有稳定当前局势的重要 现实意义,又具有启示社会前进的长远意义。尊王室一方面表现在 利用盟会的形式,使诸侯间不得无故侵扰与自相残杀。如葵丘之盟,誓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 年》)。二方面表现为当周天子遇到外患时,桓公集合诸侯军,拱卫 王室。如:首止之会、洮之会与咸之会,左传称曰“谋宁周”(僖公五 年),“谋王室”(僖公八年、十三年)。并且还亲定周襄王之位。公元 前648年,襄王弟带勾结戎、翟合谋伐周,齐桓公派管仲率兵平定 了这次骚乱,从而巩固子周室政权。三方面表现为桓公的征伐总是 在周王的旗帜下进行的。如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诸侯之师侵蔡 伐楚,当楚成王问及被伐原因时,管仲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昔召康 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返,是以来问吖《齐太公世家》)。管仲的 一席话恰好说明桓公修复太公之政,以夹辅周室,推尊周天子的抱 负。双方虽未兵戎相见,然而楚国却认了错,并答应入贡于周,承认 周天子名义,此可谓尊王。关于齐桓公称霸与尊王间的关系,《战国策·韩策》中有一段话讲得很精彩:“昔齐桓公九合诸侯,未尝不以周襄王之命。然则虽尊襄王,桓公亦定霸矣。九合诸侯之尊桓公也, 犹共尊襄王也。”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