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不传,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是孙武的后人,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著有《孙膑兵法》传世。
庞涓设计 孙膑受刑
相传孙膑与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深山学艺。同学期间,两人交情不浅,结拜为兄弟。孙膑谦虚好学、刻苦钻研、智力超群,深受鬼谷子的喜爱。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崩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这是《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有一年,魏国国君发布文告,招求天下贤士,庞涓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水平,再加上深山学艺相当寂寞,就决定下山谋求富贵。而孙膑却觉得自己学业未精,选择继续深造。庞涓临走时对孙膑说:如果我能在魏国得到富贵,一定带你一起去享受,也不枉来人世一回。
到了魏国以后,魏王见庞涓谈起治国安邦、统兵打仗时头头是道,非常高兴,认为庞涓很有才华,便任命他执掌魏国兵权。庞涓整顿魏国军队,不久便侵入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连连得胜。不仅如此,庞涓还领兵打败了当时很强大的齐国军队,声威大为提高,魏国君臣百姓,都十分尊重他。庞涓志得意满,也认为取得了盖世大功,常常向人夸耀。
庞涓虽然已为魏将,但有一个人却老是浮现在他的脑海里,这个人就是孙膑。庞涓知道自己学艺不如孙膑,如果将来孙膑学成之后下山,那将是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庞涓就想除掉这个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