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继承了《孙子兵法》等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战争观、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上都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
在战争观上,它认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否则就会”削地而危社稷”。
在军队建设上,它提出“富国”理论,认为“富国”是“强兵”的关键。关于强兵,它重视训练、法制和将帅条件。提出士兵要经过很好的筛选,要严格训练。军队要有良好的编制与法度,要令行禁止,赏罚严明。对于将帅,要求更加严格,不仅要具备德、信、忠、敬等品质,还要善于用兵之道,能够通晓“阵”(布阵之法)、“势”(有利态势)、“变”(战法变化)、“权”(争取主动)。
在作战指导上思想上,强调要“知道(取胜之道)”,这里的“道”就是“天之道、地之理、民之心”。只有“知道”才能 “兵有功,主有名”。
孙膑作战,很讲究造势。他强调战争之前,不应要知己知彼,然后要“事备而后动”,做好一切准备,战争开始以后,要灵活用兵,己强敌弱时要“赞师”──即示弱以诱敌出战;敌强己弱时要“让威”──先退一步,后发制人;势均力敌时要调动、分散敌人,然后集中兵力打击敌人;击穷寇时要“待生计”──引而歼之等等。
《孙膑兵法》问世以后失传多年,但是,在《史记》、《通典》等古籍中记载了许多孙膑用兵的事迹,历代相传,颇有影响。孙膑的“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马陵之战”不仅显示了孙膑卓越的军事才华,也对后代军事家影响深远,为历代兵家所借鉴。
(责任编辑:堇苓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