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老师是当时名重一时的大学者卢植。如果努力学习,刘备日后极有可能也成为一代学者,并因此留名史册。但是,刘备对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却并不重视,“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出身平凡却一派纨绔作风,刘备和汉高祖刘邦的少年习气几乎如出一辙。和刘邦同样相似的是,刘备也喜欢仗义疏财,结交豪侠,并因此被一帮少年人推举为领袖。
不仅在同龄人中深受欢迎,刘备也引起了同学公孙瓒的注意。公孙瓒在向卢植求学之前已经是一名小官吏,很受当地太守重视,并且成为太守的女婿。刘备和公孙瓒惺惺相惜,因为公孙瓒年长,刘备于是尊公孙瓒为兄长。
曾经容易满足的少年豪侠
刘备的少年侠士风范不久远近闻名。来涿郡做生意的张世平、苏双等大商人看到刘备的号召力,就资助他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刘备这次招募的队伍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关羽和张飞。据史书记载,关羽是河东解(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hài)州镇)人,到处流亡,在刘备组建武装的时候,顺势加入。张飞和刘备一样是涿郡人,加入刘备的细节史书上没有记载,或许和其他少年子弟一样是因为刘备的豪气而愿意和刘备一起建功立业。
虽然只是偶然的相遇,关羽和张飞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和刘备自此形成了亲如兄弟的关系。关羽和张飞的出生时间史书上没有记载,据推测,三人之中关羽年纪最大,张飞年纪最小。小说《三国演义》根据三人日后的关系演绎出了三人结识的情景,这就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桃园三结义”。在“桃园三结义”中,三人义结兄弟,因刘备年长而被关羽、张飞尊为大哥。
关羽和张飞号称“万人敌”,都是有勇有谋的当世英雄,成为了刘备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而二人均为刘备所折服,甘愿为刘备“御侮”。
公元184年,华夏大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头戴黄巾作为标志,史称“黄巾起义”。各地的地主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纷纷组织义兵。东汉政府为了维护统治,也征召军队在全国各地镇压起义。为了建功立业,刘备带着自己的队伍加入政府军队,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战争的残酷令刘备有些措手不及。在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野外,刘备和敌军相遇,一场恶战下来,刘备的队伍几乎全军覆没,刘备也深受重伤。看到自己的兵士伤亡殆尽,无力再战的刘备倒地装死。敌军看到“全歼”对手之后便招摇而去,侥幸躲过一劫的刘备却发现自己无力起身,只能躺在死尸堆里听天由命。幸运的是,刘备被人发现还活着,“故人以车载之”,使刘备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