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唐太宗李世民:赫赫战功 令人仰慕的“天可汗”

2009-08-05 10:5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孟青山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这是诗人杜甫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咏叹。

李世民(公元598年-649年),即唐太宗(公元627年-649年在位),他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在唐初的统一战争中,他立下赫赫战功,并以血腥手段从其兄手中夺得皇位继承权。在皇帝任上,他奉行王道,以理性治国,从谏如流,推行充满民本思想的法治原则,凭借个人魅力,他让当时的中国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招徕四方宾服,万国来朝,他本人因此被尊为“天可汗”,而唐朝更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令人仰慕的帝国。

在完成“贞观之治”的同时,他让李姓登上国姓地位,而自己却不幸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纷争的怪圈,最后以不能免俗的方式,为追求长寿服食丹药而亡。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这是诗人杜甫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咏叹。

玄武门前的锐利一箭

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跟盛世经典的“贞观之治”是紧密相连的,同时跟血腥的“玄武门之变”也脱不了干系。我们知道“贞观之治”是皇权时代的华彩乐章,也知道“玄武门之变”极其残忍凶险,但我们却不太知道,李世民究竟是凭着怎样的资本,敢跟他的哥哥李建成叫板,去抢那个皇太子的位子的?他又为什么能够抢到手?在人们的想象中,阴谋家是干不出好事来的,然而,李世民在擦干血迹、登上皇位之后,却为什么能够开创一个令后世王朝永远都无法企及的盛世?他究竟是凭着什么法宝来开创这个盛世的?据考证,他统治的时代,经济实力跟“开元盛世”比较,还有较大差距,但他为何会被四方尊为“天可汗”?他的唐帝国为何能赢得那么广泛的国际声誉,以致招致万国来朝?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出生在今天的陕西武功县。作为唐国公,李渊不仅在长安拥有豪华的府第,在长安以北的武功,还建有别馆,窦氏就是在这座别馆里生下李世民的。据传,李世民四岁时,有个算命先生说他是太阳的化身,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就是根据这个说法给他的次子取名为“世民”的。尽管这种传说不可尽信,但至少有一点可以判断:当李渊在取下“世民”这个名字时,他并没有想到,日后他的这个儿子真的就干出了一番“济世安民”的事业来。

透过史料的只言片语,我们能发现,在不少的情况下,李渊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是比较紧张的;也就是说,在李渊的心里,他更看重长子李建成,而不希望次子压过了长子的风头,所以会在有意无意间敲打敲打李世民。但偏偏上天眷顾李世民,每每关键时刻,这个英武少年总能出现在关键位置,为李渊建唐解除燃眉之急,或拿下重要战役,从而在这个过程中立下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战功。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