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在做太原起兵前的准备工作时,李建成、李元吉都不在太原,只有李世民守在父亲身边,他正好发挥善结人缘的特点,网罗各类豪杰,为起事做好充足的人才储备。著名的军事将领刘文静,就是李世民亲自下到监狱里给请出来的。
在李渊的军队攻下长安、直至称帝后,当时全国各地的割据势力相当多,兰州有薛举,洛阳有王世充,河北有窦建德,山西以北有刘武周,长江流域有萧铣,等等,李渊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支而已,谁也不敢肯定他就能笑到最后。在这个时候,是李世民统率军队东征西讨,完成荡平宇内的任务。消灭薛举,解除了西顾之忧;拿下刘武周,则是保住了李唐的龙兴之地山西。这其中,最能体现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的,是他歼灭王世充部和窦建德部的那场洛阳、虎牢之战。
这场一举歼双雄的战役从公元620年七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五月。当时,王世充刚刚经历过与李密的一场恶战,虽然取得胜利,但已元气大伤。李世民率部东征,经过几次较量,将王世充紧紧压制到洛阳城里,使洛阳成为一座孤城。围困半年后,眼看王世充就要弹尽粮绝,就在这时,窦建德率10万大军南下救援王世充。当时,李世民的军队也是相当疲劳了,面对腹背受敌的险境,怎么办?李世民果断地否决了部分将士要求撤退的建议,而是实施围城打援的战略,即留一部分军队继续围困洛阳,他本人则率主力北上,占据易守难攻的虎牢关,截住窦建德部。与窦建德的较量,几乎就是一场耐力战,就看谁能坚持。当时,窦建德希望越早决战越好,李世民却不予理睬,只在暗地里寻找最佳的战机,如此一直僵持到621年的四月。有时,主动权的变易往往只是一念之间,就在窦建德屡屡挑战而不得、有所松懈时,李世民的军队突然发起进攻,将其打了个措手不及,导致全面崩盘,窦建德被活捉。随后李世民军押着窦建德走到洛阳城下,王世充见大势已去,只得举城投降。
洛阳、虎牢之战示意图
这是唐朝统一全国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年仅23岁的李世民采用“围城打援”的战略,一举歼灭王世充、窦建德两股强大势力。在战场上,李世民表现出十分坚毅、果敢的一面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