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曾国藩的地方武装军团湘军(一):数字与湘军

2009-08-05 14:3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晚清时期的中国外忧内患,国力羸弱,一场太平天国运动就几乎要耗尽国库。

根据《同治湘乡县志》记载,湘军中湘乡籍知县以上文职官员三百五十四名(曾国藩、曾国荃未计入)。其中:总督一名(云贵总督刘岳昭),巡抚五名,布政使三名,按察使六名,道员三十名,知府四十名,另有知县多达一百五十八名。

湘军中湘乡籍把总以上武职官员共有七千五百二十七名。其中:提督一百九十八名,总兵三百七十九名,副将、参将共一千一百三十九名。另有游击九百三十九名,都司一千一百三十八名,守备一千五百三十八名,千总一千二百名,把总一千零一名。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获武职者大大多于获文职者,其比例为21:1。由此可见,是连年的征战造就了一大批湘军武官,他们头上的顶戴,确实是用鲜血、用杀戮所攫取。高官厚禄也意味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根据统计,文官中病卒者十三人,阵亡者五人。武官病卒者二十二人,阵亡者五十七人。武官面对的生命危险远大于文官。如咸丰八年十一月李续宾、曾国华等死于三河镇之败,同治五年十二月西安灞桥之战,记名提督萧德扬与管带中军前营萧长青、管带左翼右营萧集山、管带杨得胜等四名主帅同时战死。

不过,另一项统计显示,自咸丰元年至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止,在将近二十年时间里,湘乡籍湘军将士阵亡及病故者共计二万一千一百三十三人。其中,阵亡者共计一万五千五百六十六人,病故者五千六百一十七人。仅从此数据来看,文官知府以上、武官总兵以上者的死亡率(病卒加战死)即使考虑资料收录不全等因素,在整个湘军死亡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仍是偏低的。两类官员群体均呈金字塔结构,处在顶端的官员则是能力和幸运的拥有者,而在金字塔的底部,是无数普通的湘乡兵勇,是他们托起了那些名将的辉煌,也是他们的奋斗与牺牲促成曾国藩们的功成名就。

晚清时期的中国外忧内患,国力羸弱,一场太平天国运动就几乎要耗尽国库。即便是对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有功之臣所给与的封赏,也不得不大打折扣,故很多官衔其实是有名无实,因为官位不够,很多获任者只有排队等候。也就是说只在吏部的册子上挂上了号,等待实授或者替补或者借补,说穿了就是僧多粥少,故记名的官衔及某某“巴图鲁”之称号,也就是精神鼓励大于实际利益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