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坚固耐用命中率高 中国古代的打兵器(一)(4)

2009-09-02 11:32
来源:百度贴吧 作者:佚名
在明代,称做杆或这种细长的棍棒叫做棍。在这个时期,棍法发展很快,并形成了实用而精练的技法和套路,从而迎来了棍的最盛期。对此作出很大贡献的

在明代,称做杆或这种细长的棍棒叫做棍。在这个时期,棍法发展很快,并形成了实用而精练的技法和套路,从而迎来了棍的最盛期。对此作出很大贡献的是征战在讨伐倭寇战场上的俞大猷(1503-1580)。他写的《剑经》,就是他留给后代人的一本有关棍法的名著,精练地总结和介绍了少林寺的实用棍术。抗倭英雄戚继光对俞大猷的棍法给予了很高评价,并把许多棍法用以训练管兵。此外,程宗猷也是明代一位造诣很深的棍法研究者。他曾在少林寺学习棍法,《少林棍法阐宗》是他的代表作。

●少林寺与棍

提起少林寺,许多人就会想到拳法。当然,拳法在少林派武术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名震天下的少林武术,还要算棍法。棍已成为少林派的代名词,如同峨嵋派的枪、武当派的剑一样,已成为代表流派的一种兵器。

少林寺棍法的始祖,应该是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7)在少林寺的紧那罗和尚。相传,在元朝末年的某一天,少林寺遭到红巾军的攻击。有一个和尚手持做饭用的烧火棍,面对强敌,舞棍如风,变化莫测,打退了众多的红巾军。为颂扬建立了功绩的这种棍子,少林烧火棍从此名扬天下,成为佳话流传下来。

此后,大约又过了二百年,俞大猷来到少林寺,不仅使少林寺棍法的套路面目一新,而且更加适用于实战。俞大猷把自己多年研究出来的实战棍法传授给少林寺,极大地发展了少林寺的棍法。在俞大猷指教过的少林寺僧侣中,许多人都参加过抗击倭寇的战斗。他们手使18kg重的铁棍,威力无比,令倭寇闻风丧胆。从此,少林武术(尤其是棍法)名扬天下。

古典小说《西游记》孙悟空用的如意金箍棒就是棍这种打击兵器的典型代表。这是一根两端嵌有金箍一万三千五百斤(约6.7吨)的乌黑铁棍。金箍棒可长可短,不用的时候,可变成珍一样大小,收进孙悟空的耳朵里。相传,这根金箍棒是夏代禹王治水时,量测大河、大海深度使用的。后来,成为东海龙王敖广用来镇海的宝物收藏于龙宫。孙悟空得此金箍棒也是天意。孙悟空为寻找适合自己的兵器,来访龙宫。也许是为了祝贺和自己真正的主人相遇,金箍棒光芒四射,瑞气弥空。这跟金箍棒原本不是兵器,象这样大的重量,只有神仙才能使用。真要是把金箍棒作为兵器兵器来用,是没有任何普通兵器敢和他正面交锋的。在和天兵天将战斗中,孙悟空手舞金箍棒,打败了十万天兵天将。至今,武术界还保留着猴棍、齐天大圣棍这些效仿孙悟空棍法的套路。

(责任编辑:梦里春秋)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