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末黄巢农民起义战争(一)(2)

2009-09-04 14:18
来源:中国战争通鉴 作者:佚名
乾符二年(875年)十二月,起义军拟向东发展,进攻沂州(山东临沂东南)。乾符三年七月,宋威将兵与王仙芝军战于沂州城下。义军失利。鉴于敌强我弱,为

乾符二年(875年)十二月,起义军拟向东发展,进攻沂州(山东临沂东南)。乾符三年七月,宋威将兵与王仙芝军战于沂州城下。义军失利。鉴于敌强我弱,为避敌夹击,保存实力,王仙芝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战略。宋威捕捉不到义军的去向,便向朝廷谎报王仙芝已死,遣返诸镇兵马,他本人也率军返回青州(今山东益都),班师“大吉”。谁知三天以后,朝廷还未来得及弹冠相庆,各州县的告急奏报又纷纷传来。王仙芝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越战越强。唐僖宗只得复命诸道兵马进讨,官兵疲于奔命,怨声载道。

当宋威指挥的各道兵马又向沂州腐集的时候,王仙芝却乘敌空虚,长驱西进。同年八月,攻占阳翟(今河南禹县西北)郏城(今河南郏县),生俘上任伊始的郏城令陆存。“不十日破八县”,兵锋直指东都。唐廷见义军进展神速,急调昭义、义成、邠宁、凤翔及山南东道等军防守东都、陕州(今河南陕县)、潼关及汝州(今河南临汝)、邓州(今河南邓县东)等要点,妄图形成一条以洛阳为中心的防线,阻止义军向西发展,并争取将其歼灭于洛阳东南部一带。在官兵云集,敌众我寡的情势下,王仙芝临危不惧,九月,率军攻占汝州城。全歼宋军并生俘剌史王镣,使得东都大震,整个洛阳一片混乱。十月,义军又挥师南下,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克唐(河南唐河)、邓二州,打破了唐军的夹击。十一月,王仙芝又避敌锋芒,率军向唐统治势力较薄弱的湖北方向进军,一举攻占郢(今湖北京山)、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十二月,又以凌厉攻势北上攻克申州(今河南信阳),向东击破光州(今河南潢川),寿州(今安徽寿县),庐州(今安徽合肥),舒州(今安徽湝山),所向披靡,声震江淮。淮南节度使惊恐不已,急忙向朝廷乞援。唐僖宗命威化节度使薛能驰援,王仙芝命尚让率军入据查牙山(今河南遂平西南),官军不得进,只好退保邓州。在近半年里,王仙芝农民起义军以“出彼入此,鸟逝风驱”的迅猛动作,在山东,河南,湖北,安徽等地机动作战,给唐统治者以重大打击。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