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赵高与李斯:阴谋家与政治家残酷的宦海之争(二)

2010-01-11 11:0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李斯与赵高,一个集政治家、权谋家与学者为一体;一个合野心家、阴谋家和宦官为一身。在风云变幻的时局中,二人由分到合,再到互相倾轧,直至殊死相搏。高手过招,谁败谁胜

二。能曲能伸,为争权各显神通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历史的规律。李斯与赵高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权力必然重新分配,于是,二人开始了明争与暗斗。

1.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现官不如现管,在比自己权大势大的人面前该低头时还得低头。胡亥二世时。李斯虽然仍为宰相。但真正的权力却在赵高手中。所以。李斯不得不经常去求助赵高。

胡亥即位以来,天下并未太平下来。陈胜、吴广的叛乱还没剿灭,江东苏北那里又出了两大英雄:一个叫项羽,一个叫刘邦,见天下大乱,便起兵反叛,称王称霸起来。各地郡县,也多有民众效法,杀了吏尉,自立为侯。一时神州大地,盗贼蜂起,流氓辈出,大小王侯四处涌现。

一日,忽报陈胜、吴广手下的贼将周文,率草寇十万,战车千乘,打到了函谷关外。

这时,二世才开始慌了,埋怨起身边的赵高。赵高说,这都怪丞相无能。二世听了,恍然大悟,知道事情全坏在了李斯手里,对李斯也就有了不满。

这天,李斯出行前,面对铜镜,久久地端详着自己。镜中的影像模模糊糊,但仍映出一副憔悴苍老之态。毕竟是过了花甲之年的人了。他心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急急进宫去见二世。

二世隐居宫中已数月之久,虽未像先帝那样昼伏夜行,但除了宫女、宦者,已不愿见其他活人。作为丞相,李斯如今也难一睹其真容了。听说,这都是赵高的主意,说天子之贵,在于有兆而无形,故自称为“朕”。臣民只闻其声,不见其面,不知其生死,只觉其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目光普射之下,让群臣觉得连如厕沐浴都在其注视之中;天庭震怒之时,令百官深感五雷轰顶随时就会发生。这样,臣民才会对天子敬若神明,畏如虎豹。若是每目临朝听政,圣谕不断,举止言谈之间,难免会被群臣看破智愚,将来生气发火都会没有威严。二世听了,深以为然,从此罢朝不出,终日躲在深宫,饮酒寻欢,赌博作乐,实在要面见群臣时,也带上一个盖头,像新嫁娘似的,不露真相。宫内宫外之事,全交给赵高处理。

二世的痴愚,李斯看在眼里,明在心中。他当然知道,这是赵高的心计,只是不好说破。如今,赵高权倾一时,绝对得罪不起。况且,此番进宫面见二世之事,还是求他居中安排的。前两次进宫,二世不是醉了酒,就是在午睡,结果,让他一片忠君爱国之情,竟无法表达,只能憋堵在心,快怏而返。

近来,盗贼四起,目渐猖狂。贼寇十万人马,已经打到了函谷关外。朝野震惊,人心动摇,身为丞相的他,心里不能不急。几日前,二世已有怪罪之言下来,让他愈加恐慌起来。

 

贼情盗况,十万火急,李斯心想,现在也只能采取以毒攻毒之策了。这以毒攻毒之策,就是立即赦免七十万修陵建墓的骊山刑徒役犯,让他们熔锹铸剑,组成民兵,上阵杀敌。好在那些刑徒役犯,本多是强盗流氓出身,惯于打架斗殴,杀人劫货,故不须训练,直接送上前线,立马就能击盗。现在的问题是,二世脑子里想的不是扩军,而是发徭扩建阿房宫;不是养兵,而是拨款多养些狗马。此时,朝中无人敢谏。群臣因看不见皇帝的脸色,自然更不敢随便说话了。

李斯只好找赵高商议。赵高想了想,说,如今盗贼之患,已是重中之重,到了非抓不可之时了。阿房宫之事,可以放一放再说。他又说,他本人想谏言皇帝久矣,只是怕位贱言轻,这毕竟是丞相之责。李斯听了,受了鼓舞,来了勇气,便说: “若赵侍中肯相助,则秦国有幸了。”赵高听了,怪怪一笑,也不多语,叫人深浅莫测。李斯又说,皇帝隐居深宫,久不上朝了,他想面谏,只是没有机会。赵高沉思了一会儿,说他可以想想办法。因此,李斯才有了面圣的机会。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