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驻越大使的回忆:中越边境战争的前前后后(5)
2010-03-17 11:15
越南那时同几十个国家建交,在河内驻有三十多个国家的大使馆,其中分为苏联东欧国家的,西方国家如法、英、北欧几个国家,再就是亚洲国家日本、朝
越南那时同几十个国家建交,在河内驻有三十多个国家的大使馆,其中分为苏联东欧国家的,西方国家如法、英、北欧几个国家,再就是亚洲国家日本、朝鲜、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少数国家如埃及等。
外交活动越南方面不能封锁。上述几类国家在外交活动中自然形成几个小集团。无论在越南方面举行的,或者各国大使馆举行的招待会、宴会,这些国家的大使就各自聚在一起聊天。在这种场合,我首先是有礼貌地同建交国家的大使或参赞打招呼握手,我的活动大半是在法、英、北欧国家大使、特别是亚洲建交国家大使中进行。这些大使、参赞们对中国友好,我们交谈也较有兴趣,相反越南政府参加的官员显得较为冷落。
苏联东欧几个国家的外交官员总是聚在一起,同其他国家大使、外交官交谈很少。那时苏联正因占领阿富汗受到全世界反对,虽然越南吃得开,但在外交圈子里是孤立的。西方及亚洲国家大使们愿意同我友好交谈,越南进攻柬埔寨问题和中越关系问题。他们都要想从我这里知道事件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政策。
我同他们接近后,知道他们及他们的政府对越南当时的政策与作法不满,对印度支那及东南亚形势的担忧,自然就有了共同语言,这也是我宣传我国政策的极好机会。我利用使馆的优越条件,经常举行各种集会、茶会、看电影、打球、游泳、会餐等活动。一些国家的大使也常请我去吃饭、喝茶或看电影,这些外交活动越南政府不能禁止也不敢禁止。这样我在河内就不是孤立的,越南政府也封锁不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的思想还是受了“左”的影响,对柬埔寨形势了解得太少,虽然我是从国内外交部得到关于柬的情况,认为民主柬埔寨力量较强,受到柬人民拥护,去年又打败了一次越南的入侵,所以我对各国大使把柬抗越的形势说得太乐观了。对于波尔布特,柬共在柬国内的统治地位也说得太强了,因此比较有信心地向这些大使们讲,柬能顶住越南进攻。事实证明我的估计是错误的。
我被召回国后战争爆发
1979年初,我接到外交部来电要我回国述职,我就知道中越之间将有一场武装冲突,将使馆应变工作布置完毕后,我即乘中越通航最后一次班机回国,到北京不久之后,自卫反击战就开始了。
关于那次中越边境战争,当时越南方面宣传得很多,说他们如何打败中国军队,打死打伤若干人,如何把中国军队赶出国境,但是不同意外国记者去边境战场查看的要求。中国则对战争情况及双方伤亡损失不作任何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自1979年2月17日起到3月16日止,分云南、广西两方面出击,进行了28天,攻克了越南的谅山、高平、老街三个省和17个县、市(镇),给这些地区的越南正规部队和地方武装以歼灭性的打击,并摧毁了越南在北部地区针对我国构筑的大量军事设施(附带说一句,这些工事都是用中国援助作为抗击美国军队用的物资)。中国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在胜利地完成了严惩越南侵略者的任务后,于3月16日奉命全部撤回。
接着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发表声明,叙述中国的一贯立场,在中越关系恶化到以武力冲突的地步,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公平合理地解决中越两国之间的争端。中国建议在中越双方同意的地点迅速举行适当级别代表的谈判。经过中国方面的一再努力,双方同意以副外长级的政府代表团举行谈判。中国方面派出以副外长韩念龙为团长,我以大使任副团长的政府代表团乘专机飞往河内,于4月18日举行第一轮中越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