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竹林七贤中,最能代表玄学人生旨趣的是嵇康。
嵇康天资卓越,才识超凡。而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之外、自由闲适的恬静生活。
因此,当阮籍、山涛走进司马氏掌权的朝廷做官之后,嵇康仍然隐居山野,坚守在竹林中。
史书记载:隐居在山林中的嵇康,除了弹琴自娱之外,还和竹林七贤中的向秀,经常在自家门前支起炉灶、打铁为乐。
嵇康虽然家中贫寒,却从来不收取金钱。
嵇康有一位好朋友名叫吕安。
吕安,山东东平人,他气概不凡,不喜仕宦。
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嵇康与吕安交情很深,每当他想念吕安的时候,即使相隔千里,也要立刻坐车去拜访。
后来,把嵇康看成知己的吕安,干脆从东平迁来山阳,与嵇康朝夕相处。
但是,生活在那个时代,即使隐居在山林,也会被打扰。
嵇康正和向秀在门前打铁,他们一个人扶砧,一个人抡锤,干得叮当作响,十分热闹。
忽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贵公子钟会。
史书记载,钟会曾经撰写过《四本论》,书中讨论人的才干与性格的同、异、合、离问题。
此时,只比嵇康小一岁的钟会,担任朝廷的司隶校尉。
《晋书·嵇康传》记载:嵇康对前来拜访的钟会不理不睬,“锻而不辍”。
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嵇康的傲慢,给钟会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热衷于打铁的嵇康和向秀,闲暇之时,还对养生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这是一组典型的辩论文章。有的学者认为,这也是嵇康、向秀玄学清谈的真实记录。
嵇康对那些长生不死的神话并不真正感兴趣,而是关注如何通过养生来延长寿命。
在嵇康看来,一般的人是由于疏于保养,所以不能够达到神仙的境界。
嵇康以为,人世间存在着“特受异气,禀之自然”之人,这类人活千岁不难指望。
他的理论是,人要长寿,既要养形,又要养神。
嵇康相信,在自然界里,确实存在某种特殊的药物,能延长人的寿命。然而,许多人只知道食用五谷,而没有认识到这些药物的作用。或许知道了也不能坚持服用,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把养生的见解写成了文章的嵇康,还身体力行。
嵇康的山间别墅,在云台山下的百家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