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魏晋南北朝•竹林七贤】弃经典尚老庄5)(2)

2009-08-10 11:28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随着司马炎登基,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官也越做越大。后来,他终于当上了司徒,成为早年梦寐以求的三公。 山涛为官清廉。他虽然身处要职,但与家人

随着司马炎登基,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官也越做越大。后来,他终于当上了司徒,成为早年梦寐以求的三公。

山涛为官清廉。他虽然身处要职,但与家人一直住在只有十几间屋子的旧房里。

283年秋天,七十九岁的山涛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去世了。

死去的山涛叶落归根,安葬在他魂牵梦绕的家乡。

山涛在世的时候,曾经在司马炎面前,推荐过竹林七贤中的阮咸。

走进官场以后的阮咸,还经常弹琴长啸吗?还潇洒地饮酒吗?在始平太守的职位上,他又有何建树?因为史料的欠缺,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在《晋书·阮咸传》的结尾,知道他“得以寿终”。

《晋书》本传说竹林七贤中的刘伶:“澹默少言,不妄交游,而机应不差。”

同向秀一样,嵇康被杀害后,刘伶也被迫走进了仕途,当上了建威参军。但是,他依旧嗜酒如故。

刘伶整日喝酒,不谋其政,每当朝廷询问时,他总是以无为而治来搪塞。

最终,司马炎把他罢黜免职。

据有关资料记载,罢官后的刘伶并没有回到老家安徽,而是和妻子在河南获嘉县境内、黄河岸边一个叫桑古寺的地方,开酒店做起了生意。

“桑古寺”靠近古驿道,加上刘伶酒名远扬,善于经营。因此,他开的酒店每天宾客盈门、生意兴隆。

随着刘伶的后代繁衍兴盛,“桑古寺”曾一度叫做“刘伶村。”后来,又更名为刘固堤村。

大约在公元300年,八十岁的刘伶病逝。

刘伶死后安葬在刘固堤村东北方向约一公里的地方。

公元305年,王戎病逝,享年七十二岁。

《晋书》本传记载:王戎生前也到过昔日与嵇康、阮籍等人聚会的地方重游,并对陪同他的人发出这样的感叹:

我过去与嵇康、阮籍曾经在此畅饮,共为竹林之游。自从他们两个逝去,我便为时务所羁绊了。今日旧地近在眼前,当年的事情却邈若山河了。

西晋以来,嵇康、阮籍成为名士的楷模,名声日盛。

东晋之后,人们将嵇康、阮籍等人的清谈游赏称之为“竹林之游”。

专家考证,大约东晋时已经有“七贤”的称呼了。

东晋时期,玄学理论走上没落之路,而凸显的仅仅是玄学外化的形式——纵放狂诞的生活态度与行为。因此,人们对玄学的抨击也多着眼于此。

东晋思想家、医学家葛洪对此批评道:“世人闻阮嗣宗傲俗自放,古人所谓‘通达’者,谓通于道德,达于仁义耳。岂谓通于亵渎而达于淫邪哉!”

鲁迅指出:因为他们的名位大,一般的人就学起来,而学得无非是表面,他们实在的内心却不知道。因为只学他们的皮毛,于是社会上便有了很多没意思的空谈和饮酒。

到了东晋,一些有识之士对西晋覆灭的教训,进行认真的反思。

认识到了仕不事事,也就是在其位不谋其职,以及放荡无度的生活态度带来的极大危害。

纵观历史,对于竹林七贤,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对竹林七贤持否定意见的人们,有的站在儒家之学的立场上,批评他们崇尚道家虚无思想,致使圣人之学沦丧;

有的站在维护教化的立场上,批评他们放荡无羁,破坏了纲常 ;

还有的站在经世致用的立场上,批评他们中的某些人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以致清谈误国等等。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倾向于把西晋灭亡、甚至魏晋禅代的原因,直接归之于竹林诸人。他说:

“正始十年则太傅司马懿杀大将军曹爽,一时名士风流,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视其主之颠危若路人然,即此诸贤为之倡也。自此以后,竟相祖述。”

鲁迅指出:后人就将嵇康阮籍骂起来,人云亦云,一直到现在,一千六百多年。

尽管历史上对竹林七贤评价不一,但从两晋南北朝一直到清代的一千多年间,竹林七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他们宏放旷达的精神风貌、生活情趣或行为,一直在文人士大夫阶层有着巨大的影响。

1960年5月,南京地区西善桥南朝大墓里,出土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

荣启期是春秋时代的名士,其作为与七贤颇为相似,因而被放在了一起。

在画像砖上的七贤,有的抚琴啸歌,有的颌首倾听,有的高谈玄理,有的舞弄如意,人人宽衣博带,孤傲高雅;崇尚老庄之情,追求个性之心,溢于画面。

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画像砖上得到充分的表现。

这些砖画出现在皇亲国戚的陵墓中,清楚地表明,当时社会上层对魏晋玄学的推崇,以及对竹林七贤的景仰。

据《续高僧传》记载:有一位南朝后梁的僧人,非常景仰阮籍,其生活态度也颇似名士。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