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埋藏了太多的秘密
前半生,黄慕兰为了革命而“潜伏”;后半生,她为潜伏的历史得以昭雪,等待了漫长的时间,付出沉重的代价。
陈志皋离开之前,十分不安。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夫妇两人的判断并不一样。陈志皋问她:1942年的整风再来一次,你还能忍受吗?“我能。我怕什么?”黄慕兰认为,人证物证皆在,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但她没有料到后来发生的事。1953年,她不得不写信单方面要求跟在台湾的陈志皋离婚。1955年,她受到“潘杨案”(潘汉年、杨帆的“特务”冤案)牵连而锒铛入狱,之后的25年,她在总共达17年的监禁、8年出狱和进京上诉之间辗转。当1980年,她在邓颖超直接关怀下,被任命为上海市政府参事,此时她已经73岁高龄。
在新形势下,黄、陈两家在美国和台湾的家人成为新的统战工作的对象,她的冤案才得以昭雪,并得到法院的致歉和致敬。1991年,她最终获得承认连续的党龄。
王政惊诧于这个老人孜孜不倦写自传的热情,“她是将余生当成新生的。”她最长的自传是为组织写的,仍然遵守纪律不公开,里面有着大量也许永远不会被人知道的秘密内容;其次才是要出版的。她说:“我到底是不是女英雄,历史会作出判决。”
本文史料主要参考黄慕兰《黄慕兰自传》、王政《W 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Oraland TextualHistories(中国启蒙时期的女性:口述与文本的历史)》。
密歇根大学妇女学系教授王政:
应该用她们的人生 来反思我们的人生
黄慕兰这一代,五四的精英,算是第二代女权运动者了;第一代是辛亥革命前后的,如秋瑾。
这批人,后来的道路主要有四个:加入共产党的,或去了根据地,或在敌后;加入国民党的,在国统区推动妇女参政。还有一些人做妇女团体的工作,但跟政治保持距离。此外,以前女人不能涉足的领域,在这一代人中有了很有成就的职业女性,女科学家、医学家、校长、律师、主编……很多人主动地选择终身独身。
在很长一段时间,五四到1949年的女权运动在大陆被遗忘了,国际上有不少做这方面的研究。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宣传是中国共产党解放了妇女。到现在,就连一些学者,如李小江也说,中国妇女是“被动解放”的,这种说法,对不起那么多女权前辈的付出。
作为一个历史学者、尤其是妇女史学者,我有责任把被历史遮蔽和掩盖的女性重新挖掘出来。在当时的历史过程中间,她们是很重要的人物;遮蔽是后来的政治运作的结果。研究黄慕兰这一代人,我希望把1949年以前的女权运动揭示出来。
这些人跟我们现在是有关系的:这些人的奋斗与身体力行,她们几代人的奉献,打破了中国社会的性别隔离,推动了中国妇女的进步。她们是新旧学交替时代的女性,受传统’士‘的文化影响,她们都有很强的历史感,希望英名永垂。这些人该保留在公众记忆中,还应该用她们的人生来反思我们的人生。
(责任编辑:搜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