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国宝 >

唐昭陵显露冰山一角(2)

2010-09-10 10:58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作者:张建林
清代祭祀建筑群基本叠压在唐代建筑遗址之上,有些建筑破坏了唐代建筑基址。建筑遗迹从北向南依次为山门、砖铺道路、偏殿、过厅、大殿和清代重新放
清代祭祀建筑群基本叠压在唐代建筑遗址之上,有些建筑破坏了唐代建筑基址。建筑遗迹从北向南依次为山门、砖铺道路、偏殿、过厅、大殿和清代重新放置“六骏”的庑房等。由此可见昭陵六骏在唐代和清代放置的方式、位置是不相同的。
 
唐昭陵显露冰山一角
《唐太宗昭陵图》的正误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陕西转运使游师雄在对昭陵实地探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唐太宗昭陵图》,对昭陵的平面布局作了复原尝试,此后《长安志》、《陕西通志》中关于昭陵的形象描绘,都是基于游氏的《昭陵图》。但在近十几年的探查中,考古专家发现游师雄图中有关陵园布局的部分蠡测成分居多,如臆想昭陵有双重城垣,南北司马门正对,内城四角各有角阙等,均被近年的调查结果所否定。因昭陵所处的九山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没有可能建造环绕山陵一周的陵城。近几十年考古调查也没有发现陵城的丝毫痕迹,倒是寝宫、北司马门分别建有各自的围墙,形成封闭式的建筑群。根据图中的内容,人们推测,此图很可能是参照乾陵陵园的建筑布局绘出的。此外,图中关于陪葬墓的墓主的认定也有不少错误。但它毕竟为我们了解昭陵的布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六骏”和“十四国蕃君长”雕像均是昭陵最重要的石刻,它们均放置在北司马门,明显表现出昭陵陵园设计中对北门的极端重视。这其中有多重原因。首先是受地形限制。九山南坡陡峭,南司马门所选择的东南山梁较为狭窄,不适合建造较大规模的建筑群,而北坡的坡度较缓也较为宽敞,可以增大建筑规模。其次是作为唐长安宫城北门的玄武门在唐长安城地位非同一般,一些重大活动都在北门举行,如献俘、设宴、为外邦君长举哀等。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唐太宗是因玄武门之变而登上皇帝宝座的,必对北门有一种特殊感情。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