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国宝 >

淅川:楚文化的宝库(3)

2010-09-11 10:32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作者:李雪梅 闫新法 张
1989年,丹江口水库再度因干旱而水位下降,距淅川下寺楚墓群不远的一些古墓葬再次露出水面,这便是后来发掘的和尚岭、徐家岭楚墓群。当时,一些村
1989年,丹江口水库再度因干旱而水位下降,距淅川下寺楚墓群不远的一些古墓葬再次露出水面,这便是后来发掘的和尚岭、徐家岭楚墓群。当时,一些村民在文物贩子高价收购文物的诱惑下,开始大肆盗掘露出水面的文物,许多古墓惨遭破坏。主持和尚岭抢救挖掘工作的河南省考古专家曹桂岑面对1号墓的7个盗洞和2号墓的3个盗洞颇为心痛。尽管被盗情况惨重,但墓内还是出土了珍贵的克黄鼎以及带有数十铭文的编钟。徐家岭楚墓群也被盗多次,但经过清理,发掘出大型楚墓10座,车马坑1座,出土器物达数百件。
 
淅川:楚文化的宝库
库水消落后,原本不易发现的古墓便显露痕迹。在丹江口水库消落区,有成千上万座古墓等待人们去抢救和保护。(税晓洁摄)
 
近几十年来,水库消落区文物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已成为考古工作者和盗墓分子争夺国宝的斗争。但由于力量有限,依然有不少重要的国宝流失海外。出自和尚岭一号墓的克黄豆出现在日本一个艺术馆,子辛在美国克里斯蒂拍卖行标价12万—15万美元。至于这批墓葬到底有多少器物被盗被毁,可能已成为永远无法破解的谜案。
 
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丹江流域淅川境内的古墓做了一次全面调查,共发现包括下寺、和尚岭等墓群在内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群28处,总数在2000座以上。在众多的楚墓中,既有规模宏大、随葬品极其丰富的大型贵族墓,也有规模略小的中型墓,还有陪葬品较少的小型墓,更有无陪葬品的小型土坑墓。这些楚墓分属于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期。在时间段上前后衔接的墓葬及其出土器物,对解读楚文化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依据。
 
淅川:楚文化的宝库
九女冢6号战国楚墓出土的画像铜豆(左)及和尚岭2号楚墓出土的画像铜壶(右)
库水风浪数年间已将墓上的虚土冲掉,在水退后使墓口墓框裸露在外,以致人们戏称,丹江楚文化是库水冲出来、浪出来的。
 
此外,在淅川春秋楚墓东约20华里的丹江口水库内,在水位下降时,曾发现一座群众称之为“龙城”的古城遗址。城址的规模有七八万平方米,但遗憾的是这个城址没有进行过考古挖掘。由于尚无最终的结论,人们对它的关注度反而更高。人们在期盼着,在库水增高、龙城被淹没得更深之前,这个事关早期楚文明的重要玄机,能被考古学家掌控、破译。
(责任编辑:九鼎八簋)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