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是中国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县。县城西北面1.5公里的地方,矗立着一座海拔236米的山丘,山丘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陵山。
在陵山的附近还有两个名叫守陵的村庄,村里的老人都说他们的祖先是守陵的,可是究竟给谁守陵,陵在哪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谁也说不清楚。直到1968年5月,当地驻军的那次爆破,才解开了一个千古之谜。
施工人员无意间在陵山的主峰发现了一个山洞,并发现这个巨大无比的山洞中,藏着难以计数的古物。军人们把这个发现立即报告了上级,消息很快传到中央政府,施工被命令停止了,一支考古队火速赶往满城。
卢兆荫是当年陵山考古工作队的成员,据他回忆,考古队当时是直接利用施工爆破发现的那个洞口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
考古人员发现,山洞的岩壁上没有一根杂草,显然是人工修建而成,专家判断,这里应该是一处古代的墓葬。
借助灯光,人们看到从洞口进入的这间墓室中,到处都是车马器的遗迹,从马的尸骨和遗存的车辆金属饰件推测,墓室中一共有16匹陪葬马和4辆车。
在这间足有16.5米长的墓室北端,有一条东西向的通道,考古人员认为这是整个墓葬的甬道。
穿过甬道,人们来到对面的一间墓室。这里好像一个大仓库,地上摆放着数百件器物,比南面那间墓室还要拥挤。
这些酒缸能盛下几千公斤的酒,看来,墓主人生前是个好酒成性的人。
从北边墓室出来,考古人员顺着甬道向西,进入了一个大厅。大厅东西长15米,南北12米,近7米高的穹隆让人感觉置身于天空之下。在平坦规整的地面上,分三个区摆放着数百件用途不同的器具。
从大量的朽木和瓦砾判断,大厅原来建有瓦顶木结构的房屋,已经朽烂倒塌。考古人员从朽木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铜质构件。白荣金对这些铜构件作了认真的研究,确定那是古代帷帐的构件,并复原出这些古代的帷帐。
在清理地面器物时,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古钱币,它们属公元前二世纪前后西汉王朝的“五铢钱”,而在一些铜器上,人们还发现了刻有“中山府”、“中山内府”、“中山宦者”字样的铭文。
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河北保定、满城一带就有一个叫中山的古王国,它在争霸中被强大的敌人灭亡,但中山这个名字却一直保留下来。到了西汉年间,古中山国一带被皇帝分封给诸侯王,封国仍取名为中山。
从钱币和铜器上的铭文看,墓主人应该是西汉中山国的一位诸侯王。在一些器物的铭文中,考古人员发现有纪年的标注,如32年、34年、36年,最多的达到39年,墓主人在位时间至少在39年。
根据《史记》《汉书》的记载,中山国的王在位有超过三十年的,职位超过三十年的,只有第一代就是中山靖王刘胜。他,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汉景帝的儿子,一位显赫的诸侯王。
根据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形制,考古专家判断,在中厅的正西面,应该还有一个放棺椁的后室。
人们细心地拨开腐烂的堆积物,希望能找到墓主人的遗骸。但是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宝物——金缕玉衣。由于玉衣随葬制度到汉朝末年被废除,除古文献上的记载,后人从没有见过真正的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