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山墓葬中出现的这套完整的金缕玉衣,是中国考古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当时在现场的人员都激动万分。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来到了陵山挖掘现场。据郭老解释,分等级使用玉衣的制度,是在西汉中晚期才严格执行的,而刘胜所处的西汉中前期并不严格,再结合陪葬品上大量清晰的铭文,确定墓主人为刘胜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考古人员来说,能够确认墓主人的身份实在是太令人兴奋了,因为眼前的一切都有了答案,这些尘封在墓洞中2000多年的文物,就像一条时光隧道,把他们带到了刘胜生活的那个遥远年代。
史籍中记载的刘胜从不问政事,整日盛宴狂饮,寻欢作乐,妻妾成群,子女竟有120余个。
在他的墓葬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位王爷奢侈靡费的生活。修凿于陵山中的刘胜墓,墓内布局完全模仿宫殿,建造考究,陈设华丽。从琳琅满目的陪葬品中,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王宫里的生活。
享乐的生活是让人留恋的,王爷不愿在死后失去这一切。为了能永世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他把自己生前的用品,几乎一应俱全地带进了墓葬。
然而,人们发现棺椁里的金缕玉衣是扁的,刘胜的尸骨去哪里了呢?
考古队经过详细勘查,发现在这座墓北面100多米远的山崖上,还有一处墓葬。他们立即组织挖掘。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了一方铜印,印文为“窦绾”。史籍上记载,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名叫窦绾。毫无疑问,这是刘胜妻子的墓穴。
后室偏向南侧,原来是作为妻子的窦绾,希望自己的长眠之处能更靠近丈夫一些。
刘胜死于公元前113年,他的妻子是在他死后多年才去世的。因此她的墓在建造规模和精细程度上都超过了刘胜墓。但毕竟身份不同,王后的随葬物品远不能与王爷的相比。
即使这样,窦绾墓中出土的文物也足以让考古人员惊喜了。
这是“朱雀衔环杯”。出土时杯内还残存着朱红色的痕迹,考古人员推测那是化妆品。使用如此精美的化妆盒,这位窦绾王后会不会也像天仙一样美丽呢?
这盏灯被称为“长信宫灯”,因灯体刻有“长信”字样的铭文。长信宫为刘胜的祖母窦太后居住的宫殿。窦太后与窦绾是什么亲缘关系尚无法考证,但窦绾是窦太后家族之人却可以肯定。这是整个陵山汉墓出土的最炫目的宝物之一。
在窦绾的墓葬中还出土了很多玉器。
令考古人员感到意外的是,在窦绾墓里又出土了一件玉衣。
王朝强盛带来的财富,让中山王刘胜和王后窦绾追求生命不朽,他们费劲心机要保护自己在死后遗体永存。然而,考古人员发现,就像刘胜的玉衣是扁的一样,窦绾的玉衣中也空空荡荡。两位墓主人的遗体究竟去了哪里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卢兆荫:“我们发现人的牙,中山靖王的牙还保留着一部分,牙的珐琅质的壳还在。并且脊椎骨,肋骨,腿骨,还有一些骨渣,基本上还能看得出来,但是已经取不出来,完全跟枣泥,枣红色的,完全跟枣泥差不多了。”
昂贵的玉衣、华美的玉器,都没有使王爷和王后的尸骨永存。在死亡面前,生命不朽不过是一个精神的追求。
历时两个多月的发掘工作终于结束了,人们发现,中山靖王刘胜和王后窦绾,在两座墓葬中共为后人留下了一万多件文物。虽然墓主人的遗体腐烂了,但这一万多件文物却历经两千多年漫长的时光,从西汉一直保存到今天。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